独立学院是发展历史的产物,随着“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推进,公办大学举办的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将不复存在,一律要进行转设。
在转设衔接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学生和老师的利益问题,矛盾也就随之而来,学校如果没有及时解释或者化解问题,师生可能就会闹出动静。
5月16日,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的学生在校内呐喊,要求学校正面回应他们的诉求,一度还喊出了“退钱”的口号,其中还有不少老师参与。
在学生中间有一种传闻,称江淮学院转设为公办的合肥理工学院,原有的招生代码直接给了合肥理工学院,原江淮学院的学生将无法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甚至在学信网都无法查询他们的信息。
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大学四年白读了,学生在现场集体喊出了“退钱”的口号,学校也及时出面予以疏导,但相关的视频和信息已经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
客观地说,上述传闻一看就是假的,应该是学生被人带偏了。
江淮学院虽然是安徽大学的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性质,但也是正规办学的产物,无论怎么转设,原有的学生都会拥有学信网信息和合法的两证,不存在学生毕业后一无所有。
那么学生的真正诉求是什么呢?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主要有两点诉求:
1、学院转设后,原江淮学院的学生要发放合肥理工学院的毕业证;
2、在校生要搬入合肥理工学院新校区。
在学生来看,搬去新校区就意味着其身份认同,获取合肥理工学院毕业证的概率就会增加,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安徽省教育厅随后回应,称只要学生成绩合格,会继续发放江淮学院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而且也不影响学生的考研和考公等,希望学生不要听信传闻。
也就是说,此次转设将会遵循“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学生的毕业证无法从民办转为公办,而这一点恰恰是矛盾所在,不是学生想要的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事件中,部分老师也参与了。
因为学校转设就意味着部分老师要失去岗位,毕竟民办的独立学院和公办的本科院校师资配置不一样,转设后的合肥理工学院老师估计都会带编制,会通过统一的招聘或者人才引进来配置师资。
部分原江淮学院的老师认为不妥,他们希望自己过去的工作能赢得认同,要继续在学校干下去,进而出现了师生共同提出诉求的局面。
个人认为,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是政策要求所致,不是某一方的主观意愿,但过程中确实应该最大程度地去保护各方利益,尤其是要及时向师生解释清楚,提前化解一些矛盾。
就师生的具体诉求而言,学生的毕业证其实在入学注册学籍时就已经明确,学历教育不是儿戏,想改就改,注册了江淮学院的学籍,就意味着要发江淮学院的毕业证,而且不会因为“转设”学生的学籍和毕业证就无效了,一切都是正常有效的。
对于现有老师的去留,主要还是看双方协商,一般情况下,符合专业和学历条件的,可以参加统一的师资招聘;不符合条件的,看看是否有非教学岗位提供;完全不符合要求的,那就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补偿并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