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康日报
□陈君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教育科研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计与分析调查发现,当前 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并不乐观,存在教育科研知识与能力欠缺,科研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等问题。
教育科研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薄弱和研究能力缺失两个主要方面。有许多教师本科教育中教育理论学习不足,在学习深造阶段主要学习自己专业领域的课程,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入了解。 教师通常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缺乏对科研工作的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使得他们缺乏开展研究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也缺乏对研究方法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有较多的 教师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存在局限性。抛开教师自身的原因,科研型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科研培训难以落到实处,教育科研资源的缺乏也是导致 教师缺乏研究素养的重要因素。
推动 教师科研工作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学校、学科组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和共同努力。提升 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策略有许多,其中包括建立并完善科研制度,实现科研的科学化管理,组织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思想意识,组建教育科研共同体,发挥同伴互助功能,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科研的基本素质,以及培养 教师的问题意识,加强科研能力等。这些策略可以协同作用,使 教师在教育科研领域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发展。
学校要建立并完善科研制度,实现科研的科学化管理。要明确科研工作计划和目标,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加强科研交流和合作,形成科研团队。定期组织科研交流活动,让教师分享科研成果和经验,并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加强与其他学校或机构的科研合作,共同推进科研项目,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学校要定期为教师提供科研方法、论文写作、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和能力。加强科研课题管理,防止低水平课题的申报和浪费。完善科研课题申报和管理的流程和制度,明确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加强科研课题的进展监管,确保课题能够按时完成并取得预期的成果。
组织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思想意识。组织教学教研活动是提高 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教学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而且,教学教研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当前的教学需求和挑战。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并将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除此之外,组织教学教研活动也可以促进教师的科研合作和交流。通过与其他教师、学者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教师们可以共同探索教育教学领域的问题,相互协作,提高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组建教育科研共同体,发挥同伴互助功能。教育科研共同体是由一群教育工作者组成的一个团体,旨在通过共同探讨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相互学习、互相支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教育科研共同体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明确共同体的职责和任务,制定科研方向和计划。选择一批有志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并建立联系和沟通,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确定领导和组织机构,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如定期召开会议、分享研究成果等。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如建立网络社区或微信群,及时分享研究成果、信息和经验。开展交流和合作活动,如研讨会、讲座、课题研究等,让成员互相学习、交流和合作。共同体可以为学校提供科研成果和咨询服务,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同时可以发挥同伴互助功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科研的基本素质。教师的理论素质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班、主动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踊跃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反思和实践总结、定期参加学科交流和讲座等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科研基本素质。
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加强科研能力。问题意识是指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可以让教师更好地面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在教学场景中创设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促使教师去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在此之后,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如调查问卷、访谈、实验、模型等,帮助教师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科研能力。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研讨会和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探究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策略的实施需要长期、系统地全员参与,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积累,加强教育科研思想意识、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才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