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携手共进 一起向未来——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践行集团化办学跑出“加速度”

集团教师集中教研

从“学有所教”到“学而优教”,集团化办学成为淅川县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2021年12月10日,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在调研教育工作时指出,要成立教育集团,以名校带弱校、以名校辐射偏远山区学校,彰显集团化办学优势,以此破解城区优质学校“大班额”、“择校难”、乡镇学校师资薄弱等问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

2022年伊始,淅川县教体局快速反应,启动集团化办学方案,确定试点学校。淅川县一小牵手县四小、思源小学部两所城区学校,和荆紫关、寺湾、西簧等3所乡镇小学,正式组建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李江海表示,集团化试点办学一年多,探索出以总校为主、各校区为辅、相辅相成的一套多元化集团管理体制,努力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集团办学 试点先行

“六统一”模式促均衡发展

淅川,自东向西,由平原渐成山区,呈哑铃状地形,两端相距近150公里。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最远的校区——荆紫关校区,距县城总校约65公里。

作为第一批试点集团,如何打破空间所限,实现融合式发展,是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加快推进集团化试点工作的“第一难题”。

试点期间,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在淅川县一小的示范引领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探索中推出管理、资源、教研、活动、成长、考评“六统一”模式。

——管理统一。创立“一办三中心”(办公室及教师发展中心、德育中心、后勤管理中心),实行总部领导包校分工制,从制度制定、品牌创建、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统一规划,实现领导统一管理。

——资源统一。依托总校雄厚的硬件实力和师资优势,各校区实现了教育教学设施、教案、课件等统一使用。

——教研统一。集团各校区教师汇聚总校淅川县一小,统一研磨教研,通过讨论、微课、评课,形成集团共享教案、课件。通过送教下乡、线上线下集体研磨课、课堂大比武、集中教研、作业设计比赛、教育叙事竞赛等活动,实现以赛代培。

——活动统一。举办运动会、书法比赛、读书节展演、社团展演等活动,为各校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长见识、开眼界、提本领、交朋友。

——成长统一。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以河南省卢东群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搭建教师共同成长平台,组建5个名师工作室,倾情培养集团更加卓越的省市名师。此外还大力倡导县城教师到乡镇学校对口交流、乡镇教师到县城学校跟岗学习,给予其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各方面倾斜,以提升偏远山区和各校区的教学质量。

——考评统一。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量化评比、统一质量分析等形成良性竞争,力争用优异成绩确保集团排名位居全县前列。

一路走来,步履铿锵,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运行一年来,行稳致远,整合效应日渐显现。

以城带乡 深度融合

师生共同成长精彩“蝶变”

“如果爸妈从小多读书,他们就不用天天出门打工”,“如果爸妈不出门打工,我们就天天在一起,多幸福呵”……

今年6月9日上午,寺湾校区二(2)班语文老师金芳,让孩子们用“如果……就……”造句子,她听到的尽是这些令人心酸的话。

这个二(2)班有30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者23人,占到70%。据寺湾校区校长尚宏奎介绍,寺湾全镇4.2万人,在外务工者有2.6万人之多,在家1.6万人中多为留守儿童和照顾孩子的老人。

“教育内涵,就是爱。我们的职责,就是付出爱!”去年9月1日,金芳老师带着上三年级的儿子,从淅川县一小来到寺湾校区,一心一意教书育人。她还把总校篮球运动带到寺湾校区,让这里有了篮球社团。

与金芳一起来寺湾校区的,还有李云仙、全晓燕、张静霞3位老师。4人中,有3人带着儿女扎根寺湾,安心教学。

“让孩子们跳动起来、活跃起来。”李云仙老师鼓励学生们参加诗词诵读、相声社团、响板社团,让学生们动起来、活起来,改变乡村学生拘谨、羞于表达的状况。

在寺湾校区年轻老师开娇娇眼里,李云仙老师的课堂教学引导自然、水到渠成,“把数学课堂上成了快乐的海洋”,真正体现了“学本课堂”的精神要义。

6月9日下午,笔者遇到了刚下课的六(1)班语文教师全晓燕,“一个乡村姑娘通过读书,进城教书”,这次也“回流”,到寺湾校区轮岗交流。

她认为,城乡孩子的最大差别是阅读,尤其是经典的阅读。她组织孩子们坚持每天30分钟自主阅读,谈心得、说想法。在她班里,有一半孩子住校,夜晚她跟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儿就是看书、读经典。

“长大后,我愿当一名像全老师一样的老师!”面对笔者“关于理想”的提问,六(1)班的杨紫蕊、张栖莹,眨巴着大眼睛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寺湾校区校长尚宏奎说,集团化办学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根”和“魂”——教师,积极营造教师成长平台,助力教师倍速成长,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今年上学期,学生435名。而两年前,是392名。

在西簧校区校长徐鸿飞、荆紫关校区校长杜建红看来,集团化办学克服了本校师资力量薄弱带来的“研、教、考、评”四环节之弊端,必将带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极大促进。

与下派同时进行的,还有进城行动——寺湾校区教师贾梦诗和张彬彬,来到县城,进入淅川县一小,跟岗学习,通过听课、讲课、说课、评课,在学习中成长。

以大带小 双向赋能

分校焕发生机承载新希望

淅川县四小,地处县城南部,属于上集镇与商圣街道的城乡接合部。种种原因,使这个拥有35个教室的学校,在流失最严重的2020年,全部学生不足500人,六年级只有一个班。

推进集团化办学,淅川县四小依托总校雄厚的硬件实力和师资优势,焕发出勃勃生机。

尝到合作甜头的四小校长马宇表示,自开展集团化办学以来,每月最后一周举行阶段性工作汇报暨下阶段工作部署会,让大家一起总结反思、查找不足。同时,集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展演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尤其是去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淅川县四小教师到总校参加为期两周的统一研磨课,通过讨论、微课、评课,形成集团共享教案、课件,让老师们真是“学到了真经”。

过去这一年,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树立集团大教育理念,围绕“读书、写字、扬特长”的集团办学特色,形成一脉相承却又各具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态势,基本实现了“集团特色、一校一品、文化共建、融合发展”的预期目标。

开启新学年,新的远征正始于脚下。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将以“拼”的精神、“干”的作风,推进“一体两翼三动力”(总校为“一体”,冬青校区、铁庙校区为“两翼”,荆紫关、寺湾、西簧三个校区为“三动力”)总布局,以教师轮岗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以集团集体教研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为打造淅川教育又一张亮丽名片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图:杨振辉 王艳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