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就业

教师总结教育行业3个怪现象, 明明弊端很大, 反而习以为常

成为一名老师,是许多家长对后代的期望。在中国社会里,教师职业往往被视为一种“人脉资源”,涉及到教育相关的事。

择校、补习、报考等方面,人们会认为如果能有一个正规学校的老师来透露信息,等于赢在起跑线。但或许只有自己从事教育行业,才知道并非想象那么光鲜。

许多人从壮志雄心,变成一个不再积极主动的工作者。不一定是老师天生图清闲,而是很多问题上,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教师总结教育行业3个怪现象,职称评定属实“伤神”

有位年轻老师说出了她眼里“教育行业3个怪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职称评定。体制外的打工人很难理解职称的意义,但对教师而言绝对是重要问题。

这不仅是荣誉的事,职称会直接决定工资待遇、在学校的地位和退休后的福利。这么说吧,哪怕你做同样的工作、甚至更加辛苦、业绩更好,只因职称低,也不如别人的待遇。

而评职称的机会却有限,评定的标准也很有“讲究”。光是靠勤奋、靠努力,未见得有满意的结果。有人兢兢业业多少年都始终在底层,真是能力不行?懂的都懂。

第二个怪现象,非师范生也可以在公办学校当老师。专业出身的人会明白,教师绝对不仅是会讲课就行。所以不能只看毕业院校和试卷成绩来当做入职门槛。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现象是,许多大学生原本学习的专业跟师范完全不相关。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应聘老师。而律师、医生等,显然对专业出身的要求高很多。

第三,不懂教书、没有在教学岗位上工作过的人,可以作为领导去制定方案、指点一线教师。以前那个时代的领导,好歹还知道刚就任时多了解基础工作。现在很多学校面子也不做了。

以上现象明明弊端很大,反而习以为常

不少内行表示,这位老师所总结的,就是大家的心里话。上学时大家可能憧憬着自己能给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直到进入教师行业,发现想法太天真。别以为老师都素质高,都很简单。其实学校里也像个“小社会”。别说涉及利益的职称评定,哪怕没好处,都可能勾心斗角。

以上三个现象,其实明明很多人都知道弊端很大,但似乎大家又都习以为常。先说评职称的不合理条件吧,现实中多少排资论辈和内部关系优先的现象。

还有准备材料,也不乏缺乏现实意义的冗长报告。还涉及论文发表等门槛。你说一个老师成天把精力放在这些上,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搞教学呢?

在职称评定中,因为利益纠葛导致同事之间相互算计和留心眼,反而既增加了办公室不和谐氛围。也不利于共享经验。同工龄、同岗位待遇却差别极大,更让老师们不平衡。

关于非师范生从教,则一直争论不断。有人认为许多非专业出身的毕业生,因为有名校背景,反倒比师范生强。

当然,每个老师有自己的优点。但如果师范专业成为学霸“看不起”的高考志愿;没有好工作时才想起当教师。最后学校招聘比例还不断提升。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最后,没从事过教学岗位的人去领导教育工作,就更不用说了。上面随口一个想法,就要一线老师执行。很多安排连家长都反对。

乡村教师评职称的门槛降低,但报考需要认真考虑

这几个问题给不少教师或者计划应聘老师的大学生带去职场阻力。特别是职称,真是很伤神。如果想获得更轻松的晋升,也可以考虑乡村教师。

对工龄、论文发布等方面,相关方案会对乡村老师降低要求。报考定向乡村教师,有志愿填报、面试、签协议等步骤。各地时间和录取要求有差别。

有意向的大学生,可以先去当地教育局的考试管理中心查询和报考。一般来说,会遵照户籍优先原则进行报名和录取。但不一定非要农村户籍。

乡村定向教师通常是小学或初中。目前大多为本科层次,除非很偏远的地区,大专生也能上岸。而且,由于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男生报考还会更容易被录取。

特别是面向小学的岗位,非常欢迎男老师。无论上岸还是评职称,似乎村镇教师都容易些。但大学生也要谨慎,有些地方的生活环境,你未必能坚持。到时不能随意辞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