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第39个教师节, 他们和孩子们续写“重启”故事

今天是第39个教师节。对于房山、门头沟、昌平3个区275所学校的老师们来说,今年的教师节有些特别:昔日美好的校园在140年一遇的暴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如今,在重建或借址的“新家”中,他们用坚守和奉献抚慰着孩子们,和孩子们共同续写着以“重启”为主题的感人故事。

“凿墙”校长

门头沟王平中学校长高连朝

围墙开洞,他把村民送进学校

“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激励孩子们懂得感恩、珍爱生命,为家园重建贡献青春力量。”

“住进了学校的安置点,我帮助校长搬运物资,给直升机画点位,夜晚值守校园……大人们每天都奋战在一线,我也要为他们分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新学期开学,门头沟区王平中学初三1班的班会上,学生王绍迪讲述了自己在安置点志愿服务的经历。

讲台上,阳光男孩的笑容感染了每一个人。讲台下,王平中学校长高连朝为他竖起大拇指:“绍迪同学的分享让我回想起那些日日夜夜,他忙碌的身影感动着我,让我感到骄傲。”

如今生机勃勃、书声琅琅的校园,一个月前还是另一番景象。一场强降雨,让学校教学楼、宿舍、食堂都渗了水,天花板吊顶脱落;学校花园陷下一个大坑;围墙也有不同程度的塌陷……

高连朝还记得洪水突然来袭的那一天,当时,水深齐腰,受灾村民无法进入学校避难。他当机立断,将学校西侧的围墙凿开一个大洞,带领教师和村干部,通过凿开的洞,往返20多趟将82名村民运送进学校,临时安置在学生宿舍。

一次次往返学校操场的破墙和宿舍之间,高连朝记不清跑了多少趟。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学校成为了村民避险求生的“安全岛”。

8月6日晚,学校恢复了通水通电。村民全部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后,高连朝又带领干部教师与救援部队一起,清理生活垃圾,进行校园环境消杀,为正常开学做准备。高连朝说,随着校园重建、校门口的道路陆续修复,临近开学,公交线路通到了校门口。

开学后,高连朝依旧忙碌。每天,他都要到班级了解学生们学习生活的状态,和老师们交流。如今,凿开的围墙已经被修复。但高连朝的故事,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通过师生们的讲述再次回响在校园里。

暖心幼师

房山琉璃河镇中心幼儿园老师穆春静

就想知道孩子们是不是安全

“家园可以重新修建,但孩子们的回忆不能丢。”

“太好了!我最喜欢这个玩具了!”新学期课后活动上,房山区琉璃河镇中心幼儿园大二班的孩子们与班主任穆春静合作拼接玩具轨道、搭建围栏。这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玩具,也是穆春静送给他们的一份特殊的开学礼物。

受此前强降雨影响,幼儿园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学校将师生分流到两所分园,确保全部师生如期开学。为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穆春静在暴雨停歇后,回到满是泥泞的旧教室,将照片、玩具、图书等“回忆”从洪水中“抢”回来,布设温馨的新家。

大二班的20名学生,穆春静带了两年。穆春静说,两年来,她逐渐熟悉每个孩子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因此在暴雨来袭当晚,她第一时间拨通了5位家长的电话,“这5个家庭住在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我一个一个打电话,就想知道他们是不是安全。”

电话那头,5岁半的小博声音明显有些紧张,他随父母连夜转移到了安置点。“为了缓解他的不安,我一边和他聊天,一边引导他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她还和小博约定每天睡前通电话,就这样一直陪伴小博到重新回家那天。

开学前,穆春静接到幼儿园因暴雨受灾严重、需要借址开学的消息,心里生出一个念头——“家园可以重新修建,但孩子们的回忆不能丢”。于是她回到仍被洪水浸泡的幼儿园,摸索着来到被淹的柜子旁,从最上方的格子里抱出一盒“回忆”,里面有孩子们熟悉的玩具、常读的图书和珍贵的相册。如今,这些“回忆”经过清理、消毒、晾晒等处理后,被安放在了温馨的新教室中,帮助孩子们尽早适应新环境。

今天,穆春静迎来了自己的第十个教师节。她有一个心愿:“希望带孩子们早日回到熟悉的家园。”

特教老师

昌平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副书记张丽明

洪水退去,我们一点都没凑合

“家长们本来以为我们只是随便找个地方过渡,没想到我们一点儿都没凑合。”

开学后,昌平区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张丽明几乎扎在了课堂里。在课上,她细心地观察着学生们的表情状态、行为表现。看着她的宝贝们如往常一样地上课、康复、训练,在新校园里露出了一张张笑脸,张丽明稍稍放了心。

一个月前的这场降雨让美丽的流村校区变成了一片汪洋。洪水退去后,校园里一片狼藉,地上的淤泥最厚达70厘米。张丽明与同事们一次次冲进校园,抢救出了档案、桌椅等珍贵物资。

8月8日,经过多方协调,昌平区教委确定将流村中心南流小学作为流村校区的新校址。赶到新校园后,丛生的杂草、脱落的墙皮、破败的景象让张丽明倍感压力:在20多天的时间里,将这所荒废已久的校园改造为符合特教儿童需求的乐园,难度可想而知。

常规的改造不难,难的是要实现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设计。比如,新校址空间有限,学校只能将以往的多感官、语言、运动的三间专业康复教室合并为一个。为此,张丽明没少花心思。最终,她巧妙地用移动的推车代替了之前固定的柜子。在学校就读的很多孩子存在肢体障碍,动作能力偏弱,发生意外的几率大于普通儿童,为此,老师们也都提前做好了准备。如今的校园里,处处都藏着老师们的细心:室外环境铺了人工草皮,室内都做了软包,所有地方都加装了无障碍扶手……为了让孩子们提前适应环境,学校在开学前两天邀请家长和学生入校体验。

看着舒适的校园环境,很多家长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家长们本来以为我们只是随便找个地方过渡,没想到我们一点儿都没凑合。”张丽明爽朗的声音里透着自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