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伴随着大量的农民工从农村涌向城市,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收入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增速创下历史新低;
农民工平均年龄42.3岁,比上年提高0.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13.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农民工队伍正在老龄化、减少和提质。
与此同时,另一股劳动力正在涌入市场,那就是大学生。随着 的普及和扩招,中国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大学生毕业。
2022年中国大学生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然而,这些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就业难度加大。
如果只看就业形式,据报道,2022年硕士、本科、大专的毕业生签约率分别为20.6%、15.3%、14.7%,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打工人
那么,这些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都去了哪里呢?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从事与自身专业不相关、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不高的工作,如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
这些工作虽然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并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技能,也不能给他们带来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
据媒体报道,我国快递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00万人,其中有近40%是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生;而2022年全国外卖员数量已突破2000万,其中有很多人是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生。
这些人被称为“廉价大学生”,他们与“廉价农民工”有着相似的特征:低收入、低保障、低尊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4029元,其中农民工平均工资为55380元,月工资收入4615元;而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为5990元。
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水平虽然比农民工高一些,但也不算高。
廉价农民工和廉价大学生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廉价农民工”和“廉价大学生”的现象呢?
事实上,“廉价农民工”和“廉价大学生”的出现都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而对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劳动力需求逐渐增加。
这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和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公共服务提升等,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完全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因为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无法适应城市的就业环境和要求。
因此,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低端、边缘、不稳定的工作,成为“廉价农民工”。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的普及和扩张,虽然提高了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一方面, 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内容和方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另一方面, 的普及和扩招,也造成了大学生的供过于求,就业竞争加剧,就业预期下降,就业满意度降低。
同时,中国的就业制度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公平的现象。比如,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用工制度等,都对农民工和大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歧视和限制。
因此,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市场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存在差距或者错位。
他们无法找到与自身专业相匹配、收入合理、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而在就业竞争中,他们又面临着来自其他高校毕业生、海归留学生、职场老手等各方面的压力。
只能选择一些与自身专业不相关、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不高的工作,成为“廉价大学生”。
新的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为此,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方面,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
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实现教育公平和包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再一方面,需要完善就业制度,消除就业歧视和障碍,建立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