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街镇新观察】打造优质公共服务空间, 这个镇不断探索提升社区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我在社区学校上了四五年课了,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开心和快乐。”提起家门口的川沙新镇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张慧芬赞不绝口。

从初建时的社区老年学校,到如今升级成为社区教育中心,一年两个学期,每学期提供50余门课程……川沙新镇社区教育中心已经成为治理、服务、成长相融合的公共服务空间。以 “增长知识、丰富生活、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追求,川沙新镇也在不断协调整合区域内各类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广度与深度,满足社区全年龄段居民的文化需求,并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拓展社区教育广度

在社区教育中心,每周三下午的智能手机基础班深受老年居民欢迎。课堂上,学员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手机应用,还会认真做好笔记,等回家再操作巩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多数老年居民已能熟练使用手机,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而言,是切切实实的便利。

张慧芬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出门办事忘了带身份证,幸亏手机上老师教过如何使用随申办亮证,顺利把事情办成了。“我们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学会用智能手机,就可以拿着手机走遍天下了。”她说。

专业和耐心,是学员们对中心指导老师的共同评价。“我们年纪大了,有时候老师教了一遍两遍我们学不会,或者转眼又忘记了,但是老师还是会很耐心地反复教我们,慢慢地,我们学会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了。”居民冯克文说。

除了手机班,还有瑜伽班、钢琴课、形象设计与礼仪、八段锦等一系列课程,覆盖老中青幼的全年龄居民。丰富的课程,也得益于川沙新镇探索以多元主体共同运营的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整合各类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拓展社区教育的服务能级与广度。

川沙新镇社区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刘萌萌告诉记者,政府主导、委托第三方具体运营,这样的运营模式得以链接更多资源,为学员带来更丰富的课程和师资力量。“今年,我们还尝试针对青年人群开展职业培训,以及开展针对三岁以下儿童的托育班级,也是希望能在服务广度上不断延伸。”她说。

挖掘社区教育深度

与此同时,川沙新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挖掘社区教育深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引导市民向学、能学、善学,并推进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由个体至群体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我们不拘泥于学校课程,还引导一些有基础的居民们形成兴趣团队,在团队中尝试自学,这样既能缓解中心课程名额有限的限制,也能进一步扩展受益面。”刘萌萌说。

到了每年年底,社区教育中心也会组织各个班级的学员前往社区进行演出和展示,包括戏曲、声乐、朗诵、小品和舞台剧等。

作为社区教育中心越剧班的“元老级”学员,张慧芬已经从初级班被选拔至提高班,还多次走上舞台参与区镇两级表演活动。“我们把在学校学到的技艺展示给老百姓看,也是为川沙打造‘戏曲小镇’献一份力。”她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十分自豪。”

这也是社区教育中心希望达到的效果。“让居民们从课堂学员变成社团成员,再到舞台上的表演者,这种身份的转变,也能激活他们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性。”

接下来,川沙新镇社区教育中心还将不断提质增能,除了物理空间上的扩容外,还将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并联动镇内多个点位,将丰富课程输送到居民家门口,助力川沙构建“15分钟社区学习圈”。

“我们还将把服务向6大社区、92个村居委延伸,在整个镇域打造整体社区教育网络空间,扩大居民的受益面。”刘萌萌说,“川沙正在积极推进数字教育模式,将通过线上平台的打造,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探索与推进。”

文字:沈馨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