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谈兵论道丨让“融媒体+”激活全民国防教育

让“融媒体+”激活全民国防教育

■杜晓燕 王冰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创新发展国防教育。信息化时代,以“融媒体+”重构教学内容、手段、平台,通过打造沉浸式学习新模态,激发全民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提升国防教育质效的重要手段。

“融媒体+”融入全民国防教育的突出优势

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网民规模达10.79亿,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与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为“融媒体+”有效融入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扎实基础。当前,应积极运用数字化思维变革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方式,建立让“融媒体+”和全民国防教育深度交融、耦合驱动的新模式,释放数字技术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融媒体+”融入全民国防教育有三个突出优势:其一,可以更新重构教育内容,增强学习兴趣。“融媒体+”为国防教育提供了海量教学资源,施教者可以按照“问题线、新闻线、故事线”来重构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民众阅读学习偏好,增添学习的趣味性与主动性;其二,可以优化拓宽教育手段,激发情感共鸣。“融媒体+”拥有丰富的影像图片资料,可以“3D+5G+VR”等技术生动再现教育内容,通过报、刊、台、网、端、微、屏等媒介资源打造“资源互通、内容互融、宣传互动”的学习新平台,让学习者感受到沉浸式学习乐趣;其三,可以创新赋能教育方式,提升教学质效。当前,“融媒体+”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全息化拟态认知环境,上网成为不少人获取国防知识的重要渠道,电脑、平板、手机等已成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新型工具。这些多元化教育方式打破了国防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全民国防教育空间的最大化和效果的集优化。

多措并举推动“融媒体+”融入全民国防教育

培育具有良好信息化素养的优质师资队伍。“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当代青少年群体成长于网络环境中,只有拥有良好信息化素养的国防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效果,适应青少年学习认知的特点。提升国防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提高“融媒体+”运用能力是前提也是基础,应积极引导教师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新媒体应用、新闻传播学等相关知识,逐渐培塑形成信息化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专门的信息化教学环节,利用“融媒体+”平台精心筛选国防教育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素材,将抽象的知识点与鲜活的视频影像资料有机融合;根据国防教育内容来精心设置互动讨论环节,引导师生之间开展线上线下深度讨论,在教与学双主体之间形成“多维图像呈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学生形成国防知识认知”的良性循环学习模式。

创作优质的国防教育“融媒体+”教学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活水之源”。应集中打造一批国防教育宣传精品力作,建设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一体化全民国防教育数据库。近年来,不少军旅主题短视频一个个成为互联网爆款,说明优秀的军旅作品可以达到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式国防教育效果。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为作品创造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应该顺势而为,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讲好新时代强国梦、强军梦故事,唤起建功军营、强军有我的国防参与热情。

依托新兴技术打造多元化国防教育平台。要发挥好“融媒体+”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放大器”功能,关键是努力打造多元化教育平台,确保不同群体民众都能接触到、学习到优质的国防教育资源。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使用,为实现国防教育内容的精准分类投放提供了便利条件,传统媒体、新媒体与自媒体的有机结合可以确保国防教育送达“最后一公里”。未来,还须着力打造好互联网“全民国防教育日”等系列活动品牌,建设一批全国数字化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融媒体+”国防教育矩阵,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场景,筑牢全民崇军尚武、精武强能的思想根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