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央广网评]一课难求的夜校 为何让年轻人如此“痴迷”?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最近,上夜校在网络社交传播的带动下“出圈”,成为不少年轻人热衷的新生活方式。有些热门课程抢课难度堪比“双11”,最高峰时曾有65万人同时在线抢1万个名额。夜校课程如此火爆,究竟为何吸引了年轻人?

不同于升学考试类、职业资格类的培训班,夜校的热门课程以非遗技艺、运动健康和生活美学为主,年轻人凭着自己纯粹的兴趣爱好报名。他们投入夜校学习,把夜校当成“都市中的艺术家园”,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也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深入人心的终身学习风尚。

在趋于个体化、原子化的城市生活里,独自打拼的年轻人如何获得自己的精神价值?夜校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心灵出口。除了陶冶情操、培养特长爱好,年轻人还把夜校当成疏解压力的场所,在学习中寻找一块心灵栖息地。通过夜校这一平台,年轻人也可以找到同好、拓宽社交,提升精神生活的富足感和幸福感。

作为公共文化资源,夜校以“价廉物美”著称。在上海夜校,一套12节的夜校课程只收费几百元,授课老师很多还是相关领域的“大拿”。桥牌课老师是中国桥牌协会三星终身大师,京剧课教师是国家一级演员,教授点心制作的老师是五星级酒店大厨……这样的“性价比”,很难不让向往学习的年轻人跃跃欲试。

与此同时,夜校也给相关技能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让非遗文化“走近”年轻人。在夜校受到追捧的传统手艺、传统艺术类课程,以往可能只是沉淀在相对小众的圈子里,“养在深闺人未识”。面向大众开设的夜校,得以让一些“冷门绝学”获得更好地传播,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大众化的普及平台,甚至可能发掘一批潜在的传承者,让传统焕发新生。

年轻人与夜校双向奔赴,为创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一些城市夜校课程供不应求,也启示了公共文化机构还需认真调研青年需求,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与数量,从而打造出一批公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文化产品。(央广网特约评论员王钟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