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变废为宝, 光谷这所小学让“无废”理念成为校园新时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2日讯(记者杨枫 通讯员王小刚)开展“白色污染调查”“种青菜”等实践调查,举办“跳蚤市场”资源重组实践活动,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小制作活动,从源头减少食物浪费,提倡光盘行动……在光谷二十六小,“无废”理念浸润着学生的互动场景。12日,记者了解到,该校正在通过“无废校园”的打造,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生活行为习惯,在校园中达成废弃物的“可见、可减、可用、可消”。

光谷二十六小“无废校园”实践基地。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废学校”理念是基于“无废城市”理念的先进校园理念,通过鼓励师生养成节约、低碳、环保的习惯,实现校园固体废弃物终端处理的适度监管、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和环境影响最小化,最终达到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充分利用资源和合理处置校园固体废弃物的目标。

创建“无废校园”启动之后,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学校总务处全面负责校园各类资源的收集再利用等的工作,教学处把环保和垃圾分类处理等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各教研组、任课老师负责日常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通过各学科向学生渗透环保、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知识。学校还专门邀请环保专干来校开展环境知识讲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十几次生动有趣的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还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课、主题板报、读书活动、绘制环保宣传画、征集环保宣传语、观看宣传片、社会调查、劳动实践、植树种花草、“拥抱大自然”等活动,让环保意识在每个人心里扎根。

养护校园植物。

用过的草稿纸、废旧纸壳、平时吃完食物剩下的坚果壳,这些平时学生们眼里的垃圾现在也有了利用价值。该校教师通过“变废为宝”实践活动,动员同学们利用废品制作了各种精美的物品。“比如废纸板,在普通人眼中,可能属于需要丢弃的垃圾,但是可以通过想象和创作,把这些废纸板变成笔筒等学习用具。学生还在社会实践老师的带领下组建种植小组、护绿小队,坚持长年开展活动。这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开展“白色污染调查”“种青菜”等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快速成长。

变废为宝实践活动。

除此之外,学校通过调查发现,书籍、玩具、学习用具是学生们最常用、更新最快、最易闲置的物品。为培养学生们如何将闲置资源实现最大价值化,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跳蚤市场”资源重组实践活动,倡导学生们将用过的图书、学习用品、玩具等物品进行“漂流”,或是将闲置物、废弃物兑换有用物。通过“跳蚤市场”资源重组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闲置物品仍存在一定价值,将其资源重组,“漂流”到需要的人手中就会焕发新的活力。

“绿色无废我先行,诗意校园更文明。‘无废’从来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一直需要我们践行的绿色生活。”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将继续推动“无废校园”建设和“无废”理念入脑入心,使之成为知行合一的校园新时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