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探讨未来教研新样态 希沃举办全国数字化教研案例研讨会

南都讯记者孙小鹏通讯员朱晓豫数字化教研改革是教研工作转型的重中之重。日前,以“探寻数字化共生教研新样态”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数字化教研案例研讨会在广州希沃总部举行。自今年3月以来,在《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指导下,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与广东省杏坛智慧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起“探寻好教研”数字化共生教研新样态系列活动,依托数字化方式,支持广大教科院、教研室创新教研工作方式,探索教研模式改革。系列活动共辐射13个省份、60个地市、170个区县。

此次研讨会以3位专家的主旨报告开场。其中,《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事业部主任赵满树分享了该期刊在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高数字化教育教学水平上的内容实践,也为本次活动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玉顺结合北京市东城区的教研实践,强调了推进“互联网+教研”是加速群智协同、汇聚创新动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教研体系时代性发展的新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培训工作者,湘潭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毛方吉则通过自身经历,介绍了其打造的教师培训课程团队如何助力区域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的实际案例。

伴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落地,推进数字化教研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本次研讨会邀请今年在教研数字化转型探索中表现突出的团队代表,从实际案例出发,同与会者共探新理念、分享新实践。

跨时空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教研如何开展?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小毅分享了成渝跨区学科联研的实践案例。该案例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例为载体,协同备课团队包括成渝两地三个名师工作室的近100名教师,形成了多稿教学设计。教师们通过希沃线上集备平台协同备课获取大量建设性教研建议、再通过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获得客观的教学数据辅助后续的精准教研,最终基于数据进行教学改进。

来自全国首个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应用示范区——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的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谭念君分享了该区域的数字化共生教研经验。借助数字技术和产品在教研工作中的应用,雨湖区开展了数字化课例研究等相关活动,基于学科味、思维味、文化味的“三味课堂”的教学主张,形成了数字循证下的精准研课模式,为全国其他区域提供有效的教研经验。

针对青年教师数字化教研能力提升的议题,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白玉聚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带来了“区内学科教师共生研修教研实践”的案例分享。她以“听力作业设计”为例,介绍了通过希沃平台,区内教师开展的线上集体研修实践,并形成了“主题引领启智、理论辐射集智、集备研讨汇智、专业成长增智和教学实践提质”的数字化“四智一践”研修模式,为广大一线教研工作者提供了可落地的数字化教研模式。

数字技术与教研的深度融合也要充分考虑教师教研的实际问题,解决教师的实际需求。

在本次研讨会上,希沃通过“数字化转型新体验·未来一节课”情景剧的生动呈现,展示了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授课到教学分析的全部教学环节中对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在“未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数字技术和产品解决教师教研工作中资源获取受限、数据孤岛、时间与空间限制等问题,为实现更有效的教研新模式描绘蓝图。

“教研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而课堂一直是教学主阵地。如何帮助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并在课后及时有效地给予一堂课反馈是希沃长期以来的关注点。”在“未来一节课”的创新教学模式课堂呈现中,希沃软件平台总监刘霄翔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搭载希沃教学大模型的软件平台——课堂智能反馈系统的多场景应用。

同时,本次研讨会还开展了企业游园活动,带领与会人员观摩体验希沃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并同步开展调研访谈,希望能够从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入手去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

图片:通讯员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