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奥数强国建成数学强国? 北大数学领袖田刚: 再给些时间一定能

从1985年首次参加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开始至2023年,我国已经第24次斩获该赛事第一。就在2023年第64届国际奥数中,6位中国选手悉数获得金牌,2位满分,中国队以240分的总分实现团体总分五连冠。

毫无疑问,我国在国际奥数中的成绩遥遥领先,是妥妥的“奥数强国”。迄今为止,我中国选手已经在国际奥数中获得177枚金牌,高居金牌榜首位。然而,数十年来我们培养出来的顶尖数学家却寥寥无几。

奥数金牌总数排行榜

我们这个“奥数强国”,距离“数学强国”还有多远呢,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菲尔兹奖”级别的国际数学大师?对于这个问题,北大数学领袖田刚十分有信心:再给些时间,“奥数强国”一定能建成“数学强国”

田刚是当代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从事数学研究和数学人才培养多年,是北大乃至国内的数学领袖。对于如何从“奥数强国”建成“数学强国”,田刚院士有过深入的思考。

数学家田刚

需要强调的是,奥数竞赛不等同于数学研究,我们是否建成了“数学强国”并不是依靠在奥数中的成绩来衡量。参加奥数比赛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挖掘优秀的数学苗子。一些有数学天赋的青少年,通过参加全国数学联赛、国际奥数等竞赛,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的潜力,从而有机会进行专业学习和训练。

参加国际奥数以来,我们国家确实挖掘出了许多有数学天赋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学习和培训后都在后来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数学家,在数学上取得了很高的建树。例如,获得拉马努金奖的徐晨阳、恽之玮、张伟,获得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的孙斌勇,北大“韦神”韦东奕等人,都曾经是奥数的金牌获得者。

北京大学韦东奕

当然,把这些有天赋的数学苗子培养成为数学研究者或数学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从“奥数强国”到“数学强国”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在宏观层面,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数学研究环境。我国要建设“数学强国”必定要靠年轻一代,而老一辈的数学家则要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要持续优化软环境,比如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奖励评价机制,让那些有数学天赋、喜欢数学的青少年,能够心无旁骛,踏实做学问,要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研究目标,勇闯无人区,解决更高难度的学术问题。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

在微观层面,我们培养未来的数学人才,最基本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持之以恒。什么样的人有可能成为一流的数学人才?田刚院士认为,一流的数学人才应该具备三种基本素质——兴趣、天赋、坚持。成为数学家,不一定要非常聪明。在数学界,有些人反应非常快,有的人反应稍微慢一点,但只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天赋,然后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就能做出巨大的成就。

北京大学

2000年前后,进入北大数学学院的学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经在数学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数学家,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北大数学“黄金一代”。从他们身上,田刚也看到了我国建设“数学强国”的希望和信心。只要有更多有天赋的年轻人投身数学研究,再给一些时间,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建成有影响力的“数学强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