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简介如下:

包信和,来自江苏扬中的杰出物理化学家,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

他的学术成就和领导才能为他赢得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荣衔,同时他还肩负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职责,可谓一位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学者。

生于1959年8月的包信和,早年的求学之路就展现了他对科学的深厚热爱。在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学习时光里,他于1978年至1982年间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为他未来在物理化学领域的深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的研究生阶段,包信和选择了硕博连读,展示了他对科学深度探索的渴望。在复旦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深入研究,于1987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为他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87年至1989年,包信和在复旦大学化学系担任讲师,为学生们传授物理化学的知识。然而,他对科学的追求并未止步于此。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和马普基金的资助,在德国的Fritz-Haber研究所展开了合作研究。这段国际化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学术视野,也为他在催化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1995年,包信和回国,成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担任教授。他的学术贡献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为他未来科研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包信和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工作经历相当丰富,从1997年至2007年,他先后担任所长助理、副所长,最终于2000年成为该研究所的所长。在此期间,他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为培养催化领域的优秀人才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9年,包信和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为该分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在此职务上的工作也再次展现了他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卓越才华。

2015年,包信和回到了他的母校,复旦大学,担任常务副校长,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而后,于2017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副部长级)。

在科学研究方面,包信和一直专注于表面化学、金属催化材料以及多孔材料等领域。他的工作重点包括金属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纳米催化理论,多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等。他采用原位、动态方法观察金属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表面结构的自组合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非线性表面反应动力学特征。

包信和的实验室成果斐然,截至2021年11月,他的实验室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25人、硕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后40余人,其中多人已成长为催化领域的杰出人才。他本人也因卓越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成果被评为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在包信和的引领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必将迎来更为辉煌的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