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马丹: 建议完善中国特色美育体系, 发挥学校美育育人功能

2024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旅游学校老师马丹告诉九派新闻,她提交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美育体系,发挥学校美育育人功能”的建议。

中国特色美育体系主要表现在“以美育德”,通过美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校美育形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实施途径和资源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美学、文学等学科教学内容,以及与美育相关的课外活动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学校的美育课程资源,是提高美育教学之类的根本保障。民族地区开展中国特色美育教育,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

马丹认为,现阶段,我国校园美育体系还存在不足: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区域差异明显,边疆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未得到有力彰显;美育课程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美育课程评价体系较为简单,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美育素养。

马丹。图/网络

马丹建议,学校美育课程体系从以下方面改善。

一是美育资源数字化。美术教学资源,包括音乐、舞蹈、影视、戏剧、传媒等美育教育的资源,可以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呈现出声、影、光等,实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和质量。

从事教育装备市场的公司、企业、机构,要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出版部门,根据国家美育课程标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载体,研发学校美育教学资源软件,使美育内容资源数字化,形成自己的产品和项目。

开发智慧美育平台,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画像,强化个性定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成长方案,深化育人成效。着力提升美育教师数字化素养,开展行业背景、技术前瞻、实践应用等相关的教育培训,强化课题研究能力,调动教师主动投入美育资源平台的建设。

二是让实践活动有保障。艺术教育可以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通过开设艺术课程、组织艺术活动、建立艺术社团等方式来加强艺术教育。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校引进校外社会资源,满足学生开展美育教学和实践的多样化需求。按照国家对美育教育设备配备、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各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剧场等美育场馆应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向学校提供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所需的场地、器材、设备、仪器、工具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民族地区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聘请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教师,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等,让他们参与到美育教育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体验。开展民族特色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民族特色艺术活动,例如民族音乐会、民族舞蹈比赛、民族手工艺比赛等,让学生深度参与民族文化实践。

三是使浸润渠道多样化。学校应该将美育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可以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建立传统文化社团等方式来加强文化传承。探索跨学科整合,将艺术与文化和其他学科领域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教育模式。

在民族地区进行美育教学时,要尊重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避免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歧视或歪曲。还要强调民族特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注重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黄家樑北京报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