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当校媒人开启一场笔端沙龙

在收到《中国青年作家报》发的稿费后,当时就读于西南大学的刘琴开开心心地请室友“搓”了一顿小龙虾。一边吃,室友一边鼓励她多写作品。“本来觉得自己是个平平无奇的人,但写作、作品发表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刘琴说。

刘琴在学校做过学生记者,但此前撰写文学作品的经历还是空白。身为校园媒体记者,她关注了中国青年报社的“中青校媒”微信公众号,看到相关征稿启事后,便萌生了投稿的想法。

2008年,中国青年报社牵头发起高校校园媒体交流合作平台“中青校媒”,目前覆盖全国1000余所高校,联系校园媒体超过6000家,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脚踏实地追求向上向善好活法。2021年3月,中青校媒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为校园创作者开设了“校媒文学”和“校媒创作”版块,分别为热爱文学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大学生朋友提供创作平台。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名大学生创作者在这里发表了作品,“校媒文学”版块的作品还曾入选过北京市中学考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研一学生李昕怡本科阶段曾是中青校媒(河南)的一员,看到征稿启示,她便尝试投稿。2021年全国运动会前后,她与小伙伴共同设计的作品《全星全运》刊登在《中国青年作家报》“校媒创作”版上。“很骄傲,我也能上报纸了。”李昕怡说。

在暨南大学文学院读研一的王樑稳至今清晰地记得2021年他首次给《中国青年作家报》投稿的场景。作品经过多次打磨和修改,他才最终提交。第一次看到作品被印成铅字,他激动得立刻发了朋友圈。此后他先后发表了10多篇小说作品,这些经历后来成为他参加考研面试的重要加分项。

“有生之年!毕设上报啦!”“想和大家分享这份开心。”不少创作者在作品发表后,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快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洪美连就是看到这些分享后,到网上找到了投稿渠道。作品《石非石·融》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上发表,给了她更强的自信和创作动力。“很感谢这个为青年创作者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只要手里有满意的作品,我就想持续投稿。”

刘琴同样看重的,还有能够沉下心来写作的过程。大学毕业前,她曾陷入焦虑和无助,“对未来自己能做什么感到担忧,也觉得很多东西不是努力就能把握的”。那时她发现,还有写文章这件事是自己可以把握的,时常写稿、定期投稿,成了她迷茫时期的心理寄托。让她感到欣慰的是,《中国青年作家报》不仅伴随她走过了那段迷茫期。不断积累作品后,她成了重庆市作家协会的一员。如今已在湖南工作的她又加入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和湖南省作协,文学之路越走越宽。

来到《中国青年作家报》的年轻创作者,不断扩大阅读、写作和创作的朋友圈。李昕怡说:“把我对一些东西的理解发表出来,可以和同龄人进行思想碰撞。”刘琴也有同样的感受,她在这里认识了各地的大学生创作者,和一些人成了“很棒的朋友”。“有一位朋友看到我发在朋友圈的稿件截图,来问我如何投稿。后来她的作品也被发表了。”刘琴感慨,她和朋友们没有因为是新人而被拒之门外。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因为理想的火花汇聚于此,让热爱文学和设计的火焰形成燎原之势。

“尽管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不需要文学。”王樑稳觉得,“人们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高速流动,变化和故事时刻在发生,文学创作的土壤也从未失去人心的滋养。”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刘琴作为青年作者代表来到北京,参加由中国青年报社等机构举办的“字里行间的旅程:阅读如何塑造我们”活动,分享个人的读写经历。她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读书、创作活动,让阅读和创作在更多年轻人心里生根发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王军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