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实现高职院校礼仪课程中的课程思政,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以中道立国,以礼仪立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最具特色之处”。对大学生实施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是绵延我国礼仪文化、夯实我国礼仪之邦美名的必要举措。目前,高职院校中有的专业开设了专门的礼仪课程,更多的专业则是将礼仪课作为选修课供学生们学习。礼仪课程在高职院校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同时要意识到礼仪课程不是仅仅教一些礼貌用语和仪容仪表常识,礼仪本身具有道德属性,礼仪教育中应必然包含思政教育元素,礼仪课程应该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功效。然而在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明显不足。

通过梳理礼仪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可以看出要建设好礼仪课程的课程思政首先必须让教师懂思政,然后让教师能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能在考核评价中设计思政导向。

1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担当起育人职责的主体必然是教师,只有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提升了,才能保障课程思政有效实施。教师首先要转变对课程思政的抵触情绪。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我们所教育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品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并不是简单的政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包含对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综合教育,与“育人”密切相关,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正面的引导,就是在做“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也不是要一味讲大道理或喊口号,每门课程都可以通过某个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合,对价值的引导可以以微言大义的形式渗透进每一门课程。专业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育人职责,将育才与育人相统一,主动在课程中寻找和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

其次,礼仪课程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自身为榜样来教化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皆来自于师者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自身若不具备高度的礼仪修养,如何完成引导学生的任务?这里讲的礼仪修养不是表面的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而是深厚的礼仪文化基础和道德修养。教师需要通过自学或参加一些传统礼仪文化培训来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使自身能由内而外散发君子之仪,起到典范的作用,自然而然地熏陶学生,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再次,礼仪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政授课能力。礼仪因其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使得礼仪课中很容易融入思政内容,但要达到微言大义、润物无声的效果,还是需要礼仪课程的教师钻研琢磨如何将礼仪规范与礼义精神自然衔接、有效融合。从教师自身来说,要有主动提升思政授课能力的意识和行动。

首先,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主动去挖掘,传统礼仪文化、当代核心价值观等都是礼仪课程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其次,教师要善于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点中,植入的方式要多样化且自然无痕。另外,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如启发学生思考礼仪外在规范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礼仪的理解。从学校方面而言,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育德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教学比赛、研讨会等形式拓展教师思政思维、丰富教师的思政教学手段;还可以组织思政课程老师与礼仪课程老师合作,组成课程备课小组,以集思广益、专业互补的方式提高礼仪课程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解决礼仪课程老师对思政概念和思政术语不熟悉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中植入礼义精神

目前高校中的礼仪课程多以现代礼仪为授课内容。现代礼仪多被概括为“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的外在表现方面的规范”。虽说大学生的确需要学习这些“外在表现方面的规范”,但若内容仅限于外在规范,未免导致学生对礼仪的理解过于肤浅,对于礼节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加深礼仪课程的内涵可以从引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礼义精神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

2.1以礼敬人

现代礼仪注重的外在规范背后其实是礼义精神中对他人的尊敬。失去了以尊敬为内涵的礼义精神,外在礼节做得再规范也会显得不真诚,交往过程冰冷而没有温度,这样的交往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之间,甚而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恶化。所以,礼仪课程在讲授人际交往礼仪时,要强调支撑这些外在行为规范的力量来自内心真心实意对他人的尊重,要引导学生将“尊重他人”“以礼敬人”内化为自身的品德,再外化为友善的礼节,这种自内而外的培养才与育人的目标相契合。

2.2以礼修身

学礼才能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从容地立身处世。礼仪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礼义的这些追求作出精微深入的阐释,使大学生明白,礼仪不是繁琐造作的形式,而是内外合一的美德,修礼的目的是通过道德修养的提升来止贪欲、戒怠惰、远纷争,当人人都达到了这种境界,也就实现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不仅仅指政治层面的王道,也指个人层面的修为。

从个人层面来说,“内圣”指通过自身的道德修炼达到高尚的境界;“外王”指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到其所在的社会生活领域。“内圣外王”就是要做到个人“内外兼修”的至高境界。传统礼义的追求与当代的核心价值观亦是相通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都是以礼修身后的外在表现。因此,礼仪课程不能仅局限于外在礼仪规范的教学,反之,应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礼的内在功效,多修炼内功,提升修养,从而自觉在与他人的谈笑之间,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出温良恭俭让的良好个人素质,在学习和工作中体现出勤正刚直勇的进取精神。

2.3以礼辅法

中国历来注重礼治,古代统治阶级主张以礼义精神教化民众,使民众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来自觉遵守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中国目前已步入现代社会,为适应现代化的国家规范和秩序体系,国家治理也相应转型为以现代法治为核心。现代社会的法律代表了国家人民的意志,是捍卫全体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因此比起传统的“礼”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当代中国的国家形态。但法治社会并不是要全然摈弃礼治,中国现代法治建设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现代与传统的并存和融合是法治建设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儒家礼治传统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但其中的精华可以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为现代法治社会的辅助手段之一。

礼与法都是社会行为规范。传统礼俗因其深入人心,甚至可以比现代法律更为有效,它“对各种社会交往起到了建立预期、规制人们行为的作用。对社会可能出现的各种弊病和违反道德规则行为,礼更像是‘卫生书’,而法律更像是‘医药书’,一个预防于‘未然’,一个惩戒于‘已然’”。和谐社会的目标显然不会停留于惩戒“已然”,而是要达到人人自觉守法的境界,这样,我们便需要借鉴传统礼治,即通过道德教化,使民众内在地认可一套道德标准,这种内在认可会转化为行为习惯,从而自觉地执行这套道德标准。

现代法治如果缺少民众认可的道德标准,便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一味依靠法律的强制力去解决一些社会矛盾、纠纷,有时会产生破坏作用,使法律被滥用、被操纵。道德通过说理、教化等柔性力量,用‘润物细无声’的治理方式,能有效引导人们的行为,弥补法律的局限性”。所以,在有法可依的社会,我们依然需要通过礼教使人人自觉守法,这种自觉不是因为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是从内心认可法律的道德基础。

3考核体系中纳入课外实践考核

礼仪课程融入思政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如果考核评价方式停留在对学生的外在礼节规范、肢体动作等能否表现到位的考查,那么凭学生课堂上一时的表现是无法准确判断该生内在修养如何的。最能体现“内圣”的还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因此课堂上的思政融入最好到课堂外去看效果,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也要相应纳入课外实践评价。学生课外的种种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是否体现了礼义精神,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体系中,以这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对待礼仪知行合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主动以礼义精神待人行事,体会学习礼仪后自身行为和思想的改变,学生将行动和感想记录下来,上交给老师作为平时成绩。也可以让同宿舍同学、同班同学之间互相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给父母打电话的频率、与父母讲话时的语气、食堂买饭时是否自觉排队、公交上是否礼让老人、与人产生矛盾时如何化解等。每节课抽取几分钟,让学生把观察对象在生活中能体现礼仪修养的行为讲一讲,全班给予赞许;也可以把不符合礼仪的行为说出来,全班给予批评与建议,以开诚布公的方式分析该生行为不合礼仪的原因,帮助该生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错误,进而在行为上进行改正。

班级里的讨论也作为平时成绩记录下来,但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学生知错能改依然可以在平时成绩中得到较高分数。在全班形成互相督促、共修礼仪的学风后,学生便能逐渐养成讲文明、讲礼仪的行为习惯,实现生活实践中的自律,达致“内圣外王”的境界,这样既是在考核中融入了德育,也通过实践实现了礼仪课程中思政教学的效果。

4结语

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注重内修,在当代法治社会中礼仪依然能发挥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的作用。高职院校中的礼仪课程需要将礼仪的精神内核作为授课重点,通过礼仪课教师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将礼义与思政自然融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表现相结合,使当代大学生在精神层面接受礼仪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