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课程思政从理念探索逐步向实践深入发展,深刻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所谓课程思政,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纲要》等系列文件的方法和精神,以教师为视角,结合课程内部运行机制,思考 专业课程为什么要讲思政、讲什么和怎么讲,对于我国 更好地实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1价值回归课程德育的首要目标
历史上,德育是世界范围内教育的首要目标,但是,近代以来,德育的首要地位逐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迷失,一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盛行、技术与伦理的背离和人的“异化”等全球性问题,引发人们深刻而广泛反思。正如赫尔巴特在《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中强调:“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指出“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时间和注意力集中在智力问题上,不可能把直接的道德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但是,通过教学间接地实施道德教育,却不是不可能的,道德的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无论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词”。
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反思和回归的过程,确立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目标是具有“德智体美劳”素质结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和“树人”是一体的,而“立德”在先,“立德”是根本,是灵魂,居于首要地位。而《纲要》在论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也是十分鲜明地将“价值塑造”置于首要地位,并重申“价值塑造”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必备内容”。“价值塑造”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发展”的土壤和阳光,滋润和涵养知识与技能是知识和技能“迁移”的内在动力和源泉。课程思政的价值以“立德树人”为最高价值,但是,不止于此,还涵盖“知识传授”和“技能发展”的价值。
我国 课程价值目标是多维的,包括德育、智育和技能教育等;同时,这些价值目标又具有层次性和位阶性,德育居于首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立德树人”,是我国 的核心理念。因此,“价值塑造”不仅是我国 专业课程的目的,而且是最高目的。实践中,一些地方对于我国 类型化特征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片面解读,忽视价值与知识、技能之间的“迁移”规律,将 仅仅理解为“知识”和“技能”教育,轻视学生价值、观念、伦理、情感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学生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因此, 课程思政尤其重要。
2内容体现德育时代性的要求
利用专业学科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传统。1993年,我国颁布的《中小学德育纲要》强调“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其他层次或者类型化教育,如 也不例外。2006年,《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 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 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理论上,我国教育学者称之为“间接道德教育”。
新时代,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各行各业提出了全新严峻的挑战,因应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教育为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途径,“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行动应运而生,并赋予“立德树人”鲜明时代内涵:一是价值的时代性。尽管时代不同,德育内容有所侧重,但是仍然涵盖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等。而课程思政以“思政”概念替代“德育”的概念,明确突破并超越了传统德育内涵,鲜明体现了课程思政价值的时代性,即“人民至上”。二是内容的时代性。课程思政内容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为重点,体现前述课程思政价值的时代性。三是途径的时代性。课程思政强调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新时代,我国 在建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逐渐开始体现了类型化教育的特征,但是, 与其它层次或者类型化教育一样,与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具有深刻的结构关系,其课程同样具有鲜明政治意识形态的诉求,体现其服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和服务改革开放的时代使命与担当,实现传统 领域德育理念、内涵和方法的超越。
3方法克服单一思政课程的局限性
1882年,法国率先以立法的形式将道德教育列入课程,世界各国纷纷效仿。我国开设的专门的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思政教育的直接形式,在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方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教育制度的保证;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系统、全面地传授,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等;有利于迅速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思维能力的发展。
但是,单一的思政课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诸多局限性:其一,把思政课程单列,与专业课程相提并论,反而容易让人们忽视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和过程中的首要地位。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丰富,具有层次性、广泛性和复杂性,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层面,很难依靠独立的课程实现学生价值塑造的目标。其三,思政课程偏重思想政治基本概念、理论和结构的教学,与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存在一定距离,容易导致“知”与“行”的分离。
4总结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人们尝试在思政课程领域强化专业学科知识内容,深入开展“三教改革”,尤其强调 思政课程的独特规律,结合 、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依然存在教学知识内容单一、教学主体单一和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态度或价值观的习得和发展,很难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和有限的实践教学途径实现;相反,通过各个学科的广泛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间接地生成学生的态度或价值,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