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

两难的高考作文: 创新容易跑题, 不跑题容易“八股”, 咋整?

高考那天上午,我都写好了一篇文,题目就叫《今天,我们不谈高考》,希望大家静一静,我们都忽略了高考,考生才会有一个放松的心态;社会如临大敌,考生自然倍感紧张。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语文一结束,有人把高考作文题目发给我,约稿。

于是我写了一篇高考作文。

咳咳,就是这么言不由衷。

(我写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Ⅰ卷):强不可怕,弱不可悲)

反响总体不错,纸媒刊发,自媒体平台的总阅读量超过了10万。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或者说困惑——如果真的是在考场,你敢这么写吗?

还是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再梳理一下,既有助于考生的作文写作,或许也有助于作文的改革。

场外写作,和考场内的考生,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在场外练笔如果能得100分,真正考试的时候能得70分就不错了。

场外,你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即便时间上加以控制,思维也比较放松。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关键问题是:没有分数的负担,可以适当摆脱考试的束缚,写作更加自由。

所以我的作文,并没有按照“惯例”,引述试题提供的材料;这是很多考生或者网友怀疑我是不是“跑题”的重要原因。

媒体还刊发了经验丰富的 老师写的作文。他们的作文,论文笔未必比作家们强,但绝没有“跑题”之虞。

作家写的高考作文,则完全抛开了材料,很多人和我一个路子,对给出的材料“闭口不提”,但主题并无二致。

只要主题一致就可以了,非要引述原材料吗?这个问题,恐怕见仁见智。

作家们写作,理想状态是一气呵成,避免出现顿挫、不畅之处。按逻辑顺序,有理有据,前因后果,写明白即可,力戒啰嗦;试题原材料如果能顺场地嵌入其中,自然最好,如果嵌入得生硬,作家们宁可放弃。

我这篇作文,更像是一篇“主题作文”,论据、论证相对完备,如果再加入试题提供的材料,反倒画蛇添足。

这样的结果,就是文章比较好看,但也要冒“跑题”的风险。

这个风险值不值得冒?真正到了考场上,恐怕大多数考生不太敢;平淡一点,也比“跑题”强。

“没有引述原材料”算不算跑题?这个问题,恐怕需要一个权威解答,考生写起来才踏实。

不少网友已经表达了这个观点:

给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题目;很多材料可以多角度解读,如果对“跑题”概念限制得太死,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就会被扼杀。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限制太死,容易造就“八股文章”。

“给材料作文”有个非常好用的套路:引述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这种“三段论”,对初涉写作的人来说,是个好办法,只要文字过关,得个中等分数不成问题。更关键的是,按套路写作,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但这种套路,对提高写作水平又有多大意义呢?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读史记故事·秦汉霸业》《少年读史记故事·列国春秋》《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