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之哲学专业怎么样, 让师兄师姐来告诉你

北大的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是合并在一起的。本科进来一级只有一个班,人数有一定浮动,一般在三四十人或四五十人,本科生可选的专业方向有三个哲学、宗教学、科学哲学与逻辑学。

本科低年级基础课都是课程报告/论文+闭卷考试的方式,压力较大;本科高年级选修课大多是论文。几年哲学系读下来,论文写作还是能锻炼得比较规范的。

关于高考怎么选专业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深入考虑过,我进哲学系完全是看高考分数能进哪个专业进哪个。个人觉得以 毕业生的年龄和阅历,不可能对大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说,高考尽量考好分数,能进名校定要首先满足进入名校,平台、氛围、眼界等绝对是不一样的,本科专业的影响我认为真没有些人想的那么大。应该说,在某些层次以下的学校选择中,才存在好一点学校的冷门专业和差一点学校的热门专业的选择必要性。

另外,我学了七年哲学,很早就自认不适合做学术,硕士毕业阴差阳错从事了金融业工作。开始找工作之后,渐渐也明白后来做什么工作跟专业的 瓜葛真不算大。不过,我们专业的学生一般还是以机关、事业单位等出路为主,大型国企每年也有几个。我们硕士班的情况是,很多人继续深造(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读博士,哪儿有这么多教职呀…),工作的人去基层选调(公务员)的最多,留京主要是国企和党报。

强调一下,没有任何一个东西对人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专业当然也不能。不管进入什么专业,努力掌握好当下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应对万变。

我是理科生,自己选的哲学专业,虽然报志愿的时候我也不太清楚哲学专业是怎么样的。那个暑假,在高考结束后,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然后深深为之着迷,当时以为哲学课就是这样的。高考分数恰好不高也不低,又想着出去走走,北京是个好地方。分数段附近一看,唔,中央民族大学,听起来挺高大上的,最后被第一志愿哲学专业录取。这在我们班里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是调剂来的,所以在大一的时候不少人转专业转出去了。

我们学校的哲学专业和宗教学专业合在一起称为哲宗学院,是一个小学院,这和全国绝大多数哲学系的情况是一样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哲学八大类—中哲、西哲(外哲)、马哲①、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课都开起来了。作为文科专业,学院老师要求也不严苛,学业压力是很小 的。大部分的焦虑都来源于将来就业找工作的压力。当然,据我观察,大部分同学都承认哲学课是很有意思的,毕业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相关工作(考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一般是因为志不在此,毕竟搞哲学既费脑还挣不到钱,没有足够的兴趣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要明确一点, 的哲学和大学的哲学专业不是一回事! 哲学比较像思想政治教育。

每次说自己是学哲学的,围观者无非是两种态度。第一种两眼发光:哇这么高端大气、高贵冷艳,学哲学的一看就是牛人!我只能说学哲学也有学霸和学渣的区别,而且大哲学家全世界几十亿人多少年才出一个! 正如叔本华所说:“哲学你想青睐她,她还不一定青睐你。”第二种就是各种不理解:你这个专业以后能干什么啊,学了没用,等等。

我想说人文学科的专业都是一样,哲学锻炼的是思维,国外培养辩证思维的专业还是很受欢迎的。诚然哲学专业不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着,它更多关注的是对真理的追求对智慧的热爱。用柏拉图对洞穴的比喻来说,洞穴里生活的都是囚徒,他们只能看到雕像的影子,只有哲学家才能走出洞口,看到真正的世界。总而言之,有兴趣才是学哲学的本质动力还有好朋友吐槽说我学完是不是要出家,还有是不是学成神经质啊或者疯了要自杀什么的……这个,我们也是普通人,这只是一门我们感兴趣要考试的专业而已,又不是真的哲学家。

哲学课会不会很无聊?这必须要分老师了!好的老师能把毛概马原①上得生动活泼,讲课不好的老师那就是再喜欢的课也能把你讲趴下。比如我自己,桑德尔先生的公正课是促使我走上哲学不归路的导火线,笛卡儿的“我思故我 在”是我真正意义上哲学启蒙的第一步,安萨里使我对宗教有了不同的看法逻辑学让我觉得理科生学哲学还是有优势的。

我承认,哲学是一个高智商的游戏,而且仅仅高智商还不够,还得有洞彻人心的高情商。但又不是每个人都要做流芳百世的大师,据我观测,在本科甚至硕士阶段,一般人都是可以承受这样的难度的。博土之后我就不清楚了,因为这对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学习了解哲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你肯用心。

哲学专业出来能干什么呢?有搞学术的,读研读博留校当老师;有考公务员吃公家饭的;有通过考研转专业以后从事各种各样行业的;当然也有毕业直接找工作的,不要认为哲学专业就不能去企业,像文案或者行政助理之类的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对口专业吧?而且通过哲学专业的学习,头脑更灵活,思路更开阔,如果你又勤劳肯干,相信也会有好出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