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

大学和专业怎么选,不妨听取内心的声音

文/西蒙

高考结束了,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就成了很多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每年此事,这个话题都会备受关注,但多数人也只是老生常谈,没能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而且,考生面临的往往是两难选择:学校满意,但专业不合适,或者专业中意,但学校不理想。简而言之,选择中到底是侧重大学还是专业,的确是个让人发愁的难题。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搞清楚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当然,对很多年轻人而言,这个问题不需要答案,也是自己人生当中必须要回答的一道题,似乎“考上大学”乃至“考上名校”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不需要去思考太多。但是,一个人考上大学只是新生活的起点,绝非奋斗的终点,应当想清楚此后的发展路径,提前谋划,才能给自己奠定扎实的前进道路。

平心而论,大学之后的考试分数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全面提高综合能力,才是年轻人应当重视的事情。因此,在回答选大学还是选专业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想清楚,何种选择有助于自己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与更高的发展平台,拥有进入社会后更强的竞争力。

一般来说,本科阶段还是打基础的时期,读书也讲究“先博而后渊”,应该在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之上再进行专业深造,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专业晋级之路。因此,学科体系建设全面的高校,应该成为考生的优先选择。因此,综合类大学在这这一点上优势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具备城市与地域优势的大学,也应该得到考生的优先考虑。因为大学经历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天然具备实习机会与人脉资源上的优势,尤其是对于新闻传播、计算机等偏实践性的专业,这一优势因素更加明显。因此,当一所大学具备上述优势时,学校可能比专业还要重要,还要有吸引力。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多数年轻人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何种专业,也不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妨优先考虑学校及其所在的城市。而且,有些综合类大学还允许学生转专业,这也给那些专业志向不明确的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有些人从很早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或者“子承父业”——家长希望让孩子继续在自己的专业里学习、深造,甚至希望能借助自己的资源帮孩子找对口的工作,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不少见。还有一些学生酷爱某些专业,比如钟情于文史的孩子就非学中文或者历史不可,酷爱理科的学生对研究数学、物理有执念。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不妨听从内心的声音,因为如果真的要深入学习这些偏理论的学科,没有赤诚之心与强烈兴趣,恐怕也难以深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从“好不好找工作”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专业。

说到底,报考时更看重大学还是专业,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外界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参考,适合别人的路径,放在自己身上,或许就是歧途。因此,不必向外界寻求明确的答案,而要回到自己的本心,问问自己到底是如何定义大学与规划人生的,由此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