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操办“谢师宴”之风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不得不防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升学季,个别酒店又推出了“谢师宴”“升学宴”。子女学业有成,父母脸上有光,老师之恩也定不可忘,但“红线”可触碰不得。(6月28日《株洲晚报》)

一酒店门口,“毕业季谢恩情感恩升学宴火热预定中”的广告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落一叶而知秋,观一隅而明全场。看来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之风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不得不防。请客吃饭喝酒欢庆本是人之常情,可是如今却变了味儿,“升学宴”“谢师宴”不但助长了学生及家长向教师送礼品、礼金等不良社会风气,而且操办宴席还会造成铺张浪费。此外,还有个别身为党员干部的家长借为子女办“升学宴”的名义敛财。

子女金榜题名时,迈向人生新阶段,家长想和亲戚朋友分享喜悦,与老师共享功成,举办“升学宴”“谢师宴”无疑是传递“精神爽”的一种方式。

2018年,市纪委下发了《关于严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操办和参加“谢师宴”“升学宴”的通知》,要求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五条禁令”,严禁违规操办、参与“谢师宴”“升学宴”。但对于变味的“谢师宴”,各地禁令看似严格,实际执行效果却是认定、处罚均无硬性标准,有人“化整为零”将一次“升学宴”化为十几次“聚会”,每次只一桌,以此来逃避监管。

市教育局也曾发布通知,要求广大教师职工严禁违规操办和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牢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移风易俗,倡导清风正气,莫让违规“谢师宴”“升学宴”玷污师生情。然而,我国民众普遍存在讲究面子、互相攀比的心理,特别是对于浑水摸鱼之人,如果不采取严厉措施严惩,“严禁”终究还是“言禁”。

现实说明一个道理:落实好“严禁”,需要敢管、真管、严管,该坚守的原则必须坚守;同时,要善作、善为、善成,向违规操办说“不”。

如何预防“升学宴”卷土重来?既要靠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更要靠《关于严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操办和参加“谢师宴”“升学宴”的通知》等的约束以及严格的执行机制。除了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也要面向社会聘请“监督员”“啄木鸟”,同时跟踪检验纪委查办的效果和力度。

总之,严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谢师宴”“升学宴”虽好,执行才是关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