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移民古代就有? 被抓住就要杀头, 古人的作弊技巧超乎想象

沧海桑田天下事,闲谈华夏五千年。大家好,我是李师弟。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高考自然成了人生一顶一的大事。然而就在今年高考,居然有这么一个考生拿着手机,直接把高考试卷上的真题上传到了网上,这种作弊的方式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但要说起来考试作弊,那可是古来有之了,古人们作弊的方法,有些时候更加出人意料。

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所能采用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了。这项发源于隋朝的制度,大大拓展了朝廷选拔人才的社会层面,让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寒门学子也有了凭着才学出相入仕,进入统治阶级的机会。

在科举盛行的唐宋时期,这种唯才是举的制度显示出了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盛世。

对绝大多数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历经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金榜题名绝对是一条充满希望、颇具诱惑力的捷径。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这一科科一目目,没点真才实学可应付不了。

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等五花八门的考试形式,更是让不少读书人疲于应付。考试太难,当官太香,难免就会有人动起了歪心思。

要说考试最幸福的事是什么,那必然是开卷考了。唐朝有一段时期就实行过开卷考试。唐肃宗乾元初年,礼部尚书李揆为主考官,为考生准备了《五经》、各种史书以及《切韵》等参考用书。“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这种胸怀魄力让人忍不住想点个赞。

但好景不长,闭卷考试终究还是成为了科举正统。这一下,小抄就开始活跃在科举的考场之中。要说这夹带小抄,不愧是最经济实惠的作弊方式,谁都能准备一下。不过刚开始,这种方式也挺考验技巧,科举考试门类太多,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想要做一份称心如意的小抄,把那么多字写在夹带的纸条上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为此,还专门出现了一批擅写小字,专门帮人誊写小抄的人。一直到宋朝以后,印刷技术日渐发达,作弊考生的这种苦恼才有所减缓。现如今,在宁波教育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名为《四库典藏》的清朝文物,这本听起来像是复习资料的工具书,就是专门为作弊而生的,它分为上下两册,每册长7.5厘米,宽6厘米,厚度则只有0.7厘米左右。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册内容包括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的主要内容,共计11万余字,实在是让人叹服古人作弊时候的“钻研劲”。

有了小抄,把小抄放在哪也是一门学问。宋真宗的时候,科举院考试的时候,害怕考生挟藏书籍,要让他们解开衣服检查。宋真宗听说了,心想咱们考试是选拔官员,是件体面事,这么干实在不成体统,于是禁止对考生进行搜身安检。

结果没想到皇帝倒是体面了,考生们可不跟他讲体面,既然你不查,那我就要带。结果最后考试院只得再恢复检查。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衣服宽袍大袖,给藏小抄提供了很多便利。但监考官也知道这点,重点检查衣物,考生们被逼无奈,只能想别的办法。明朝就有一个考生用蜡烛夹带,后来被发现,官方就停止了考生自带蜡烛的做法。

到了清朝,衣服、砚台、鞋子、毛笔、纸都可作为夹带的工具,形式丰富种类多样,真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

说过了小抄,再来说一种稍微高端点的作弊方式,那就是代笔。代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找人替考,二是找人换卷。这种方式开销要大得多,家境殷实的学子才能稍微考虑一下。但万事有例外,说不定你就能碰上一个爱答题的人呢。

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自己栽树,别人乘凉,替考完全免费。这个考场大救星,每次考试,与他邻铺的举子都会沾上他的恩泽,不必自己答卷,温庭筠会替他们答卷的,但说来奇怪,他自己倒是屡考不中。

在大中末年,累年不第的温庭筠代人捉刀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主考官特地让他于帘下单独应试,不料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还通过口授答案,暗中帮了八个人答卷。

作弊再高端些,那就花的银子就更多了。事在人为,直接买通监考官或者阅卷官,这金榜题名还不是水到渠成。这种方法实在是简单粗暴,活生生用钱给打通了一条官路。

但科举毕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头等大事,皇帝们哪能由着他们胡来。到了宋朝,为了严打科举考试作弊的现象,正式确立了封弥制和誊录制,封弥制说起来和今天的试卷密封线非常相像。

试卷卷首上印有考生的姓名、籍贯、年龄、父祖姓名等家状信息,细致的像是把户口本贴在上面一样。而后这些信息会被糊起来,加盖骑缝公章标明字号方为有效,也就有些类似我们今天的准考证号。

但哪怕考试官员不知道这些信息,还能通过字迹识别出哪些试卷需要照顾。因此,誊录制又出现在了科举史的大舞台上。考官收上试卷之后,要交由书吏进行誊抄,检查无误之后,将誊抄的试卷进行再次封弥,才交给考官阅卷。

这下,任你有通天本身也分不出试卷到底是谁的。这两种制度一时间被寒门学子盛赞,有诗称道“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没什么关系和背景的考生,靠着封弥誊录才保住了公道。

可偏偏总有那么些不安分的人,他们的勤奋可能全都用在投机取巧上了,古代试卷是印好由考生提前领取的,为了防止试卷有所缺失会有备份试卷,因此有一些人不吝价钱购买备份试卷,派人冒名考试。还有狠人,直接像今天的高考移民一样,花大价钱冒籍。

唐朝的时候就有规定,大郡每年三人,中郡每年两人,小郡每年一人。天子脚下的录取比例那更是格外的高。和今天的高考一样,地方不同,报录比就有着天差地别。柳宗元就曾经说过,“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有的地方好考中,自然就有人想改换户籍,图个轻巧。不过古时候户籍制是管理人民的重要制度,想要改换户籍得又有人脉又有银子,所以能用上这招的人数不多。而且,古时候可不像今天推行普通话,十里不同音那是常态,所以冒籍的学子有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规范自己的口音。

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他有一次亲自听绍兴府通判张延泰禀奏,一听就听出来这是个地道的南方人。但他却说自己是北京人,当年在北京考科举入仕。这一下乾隆就来了火,痛骂当时担任考官的御史渎职,这么明显的口音差异竟能听不出来。

都说富贵险中求,科举作弊,那更是险中之险。一旦被抓住下场可是不一定有多凄惨。运气好的,被逐出考场,几年内不得再参加科举,无非也就是少一条出人头地的门路罢了。若是运气不好,连带着要牵连自己参加考试的推荐人、保举人,还害得子孙也不一定有机会再入仕途。

但这些说到底性命无虞,要是碰上规矩多的严打时候,作弊的下场可就不好说了。有的可能当场戴枷游行,给诸多学子好好上一课。有的则直接被杖责,读书人的小身板被这么折腾一顿,往往是落个不死也伤的下场。

更有一些直接就被刺字,而后充军或是流放。如果行径恶劣一点,在高级的考试中贿赂官员或是偷题漏题,那小命怕是难保,赶上皇帝不顺心的时候更是得株连一大批人。

无论如何,考试作弊犯法,古时如此,今日亦然。读书人就该有读书人的样子,多一点浩然正气,少一分旁门左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