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院校

九月中旬了, 放弃考研准备考公是愚蠢的决定吗?

某乎的大佬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四非大四的财经学子。工作的目标倾向于进入体制或者国企这样比较稳定的单位做财务相关的工作。

2021年到目前为止,我三天打网,两天晒鱼地准备了考研的一轮,看了看真题,我对自己考过很没有信心。现在又到毕业季了,惊讶地发现一些事业单位,甚至一些公务员的岗位只要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这时候我就在想,在自己考研胜算不大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准备考公。因为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只有“一次”,而考研之后都能考。而且,不止国考省考,像国企、事业编、政策性银行这样的单位也会考到行测,相比考研,感觉准备学习行测,选择更多一些。同时,反思我考研的目的,是听说公务员里研究生工资好一点点,前景也许更广一些,还有一些面子因素。

我是个不太有希望的保研边缘人,但感觉像是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一样,在做最后的努力。那万一没保上呢?我不敢跟父母商量,因为他们一向都认为做了的事就该坚持到底,但我认为盲目坚持没有意义。所以我来到某乎,感觉某乎上的大家都比较理智,而且也不乏一些一针见血的答案。希望能得到大家理智的意见,感谢。

先说结论,并不愚蠢。

确实要认真想清楚将来的职业选择,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

对于考研而言,目前你的情况并不乐观。

考研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需要长期备考,之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备考,到9月份已经落后了不少进度,不能说希望渺茫,但自己也没信心。

而考公则不一样,考公的内容大多是中小学知识,从零基础到有一定基础,我觉得3个月全力备考,应该来得及。假设按照1000小时+3万真题的备考方案,每天坚持学习12-14个小时,听课+刷题+总结错题,时间上还是很充裕的。

而且你自己也发现了应届生的优势。

——“惊讶地发现一些事业单位,甚至一些公务员的岗位只要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这几年因为疫情影响,应届生占尽了考公、考编的优势,国考有当年应届生岗位,甚至省考也给了很大政策倾斜。

特别要注意的是,国考和部分省考的应届生岗位,是标注XX年应届生的,也就是毕业后保留应届生身份,这种往届应届生不能报考,所以大四考公是占了大便宜,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后悔大四没有参加公考,错过应届生身份的黄金上岸机会。

所以现在情况就是:1、考研准备不足,希望较小;2、考公时间尚且充裕;3、有当年应届生优势,需要充分利用。

再说考研的目的

——“反思我考研的目的,是听说公务员里研究生工资好一点点,前景也许更广一些,还有一些面子因素。”

如果为了考公而考研,读完研究生再考,有这些优势:

1、可以报考仅限研究生的岗位

一般部委、省厅招录研究生较多,但除了研究生学历限制,这些岗位往往还需要2年基层工作经验,也就是你想考这些层级很高的单位,还需要再社会上工作两年,才能报考,而且竞争也很激烈。

还有一些市直机关,或者乡镇会限制研究生学历,因为国省考都有专业限制,一方面不是所有研究生都能考,另一方面国省考竞争也激烈,报仅限研究生的岗位,不代表考试分数低。除非你想去乡镇基层,这种大部分高学历人才不会去考的岗位,或许分数会比较低。

2、待遇提升

研究生毕业后转正定级,是可以按照四级主任科员定级。但四级主任科员不等于副科长,一个是职级,一个是实职领导,不要以为考上了就能做领导。

可以转,不等于必须转。实际上能不能转四级主任科员,关键在于单位层级。部委、省厅职数多,肯定可以转四级主任科员,但县区、乡镇职数少,就很难转四级主任科员。大部分县区和乡镇的操作是给副科级待遇,转正定级还是科员,也就是比本科考公,在收入上有一定优势。多地区一个月比本科多小一千,少的一个月只多两三百。

3、晋升提拔

员工学历高低不是晋升提拔的核心因素,公务员的资历、工作能力、人脉关系等因素要比学历高低重要的多。

而且想依靠学历晋升,需要走特定的进入体制渠道。例如研究生毕业参加定向选调生招考,定向选调生提拔晋升,有明确的政策托底,相对会比较重视。或者博士毕业,走公选副县长的渠道进入体制,直接可以任命副县长职务,这些都是依靠学历晋升的好方法和好渠道。

进入渠道不同,就决定了学历管不管用,同样一个研究生,如果走国省考进入单位,是不如走定向选调生进入单位受重视。无他,定向选调生的优待政策是写入招录公告的,而研究生国省考进入体制,和本科生考入,在提拔晋升上没有明显差别,除非你考的地区,全单位只有你一个研究生,为了改善干部队伍学历现状,特意提拔,不过这算是特殊中的特殊情况。

况且学历内卷的今天,上文提到的定向选调生和博士公选副县长,对院校要求非常严格。绝大多数省份的定向选调生,限制老牌985院校;博士公选副县长,往往是清北博士。所以普通的双非研究生,多半是不能依靠这些渠道获得晋升的捷径。

最后说一点,如何看待学历高低和找工作的关系。

走出校门的第一节课,往往是认识到学历的局限性。

体制内工作分成两种,一类是面向全体的考试,例如国省考,对学历要求不高,尽量面向绝大多数群体。参加国省考,大专学历就可以报名,绝大多数是双盲面试,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需要通过笔试分出高低,面试也是看考生表现,面试官也不知道你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研究生学历优势被大大削弱。

还有一类是歧视性高门槛考试。例如定向选调生,博士公选副县长,人才引进事业编。这类考试除了要求研究生以外,还附带了更高的学历门槛,比如定选要求985院校(双一流),博士一般是清北高校。即使是事业编人才引进,现在除了县城要求低一点,部分热门城市的人才引进也仅限211以上院校的研究生。

所以对于双非研究生,第一类考试优势不明显,第二类考试不够门槛,就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同时,也不要觉得研究生就应该比本科找的工作好。

读一个双非院校的天坑专业研究生,并不比本科考上深圳公务员的同学优秀。这点从近期“nature发文的材料学研究生选择做公务员”、“武汉社区招聘博士”等新闻反复验证过了。

做选择的时候,务必要破除学历崇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