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校园,但偏偏有人不喜欢,甚至一度在读博士期间,选择退学。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曾经桀骜不驯的清华学子王垠!
王垠1979年出生于四川省,父母都是 教师,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下,从小便接受了比别人更好的教育,当然,王垠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一直都很好,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
在小的时候,父母整天给他灌输的就是爱因斯坦、牛顿、霍金等大物理学家,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清华更不知道北大,但母亲更希望王垠能够考入清华北大,也许是受到母亲的意愿的鼓励,但他最终没有如愿考上清华大学。
应试教育让这个从小就有叛逆心理的少年更加反感,看着书桌上堆成山的复习资料,他讨厌极了,但是没办法,母亲希望他再努力一点,就可以考上名校了。
也许正是因为心生厌恶之情,王垠开始逃课,甚至装病,但这也无法躲过母亲的法眼,在高考前,王垠的成绩还算不错,运气好可以考上清华,要是再差点,也可以考个985,但最终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他有些失落。
距离清华大学只差2分,但他在报考第二志愿天津大学因为名额满了,最终失之交臂。
别人幻想考一本院校,而王垠却是想考最好的大学,但最终没能如愿。
好在这个时候,四川大学计算机系抛来橄榄枝,王垠也没得挑剔,只好硬着头皮上大学,即使父母想让王垠复读一年,来年再战,但王垠对高三的压力有些恐惧,宁愿上川大也不想走进高三教室。
来到川大后,王垠学的专业是计算机,而老师在一次上课途中讲道:“别人在用C语言,而我们还在用PascaL教学,这就是差距啊。”听到这话的王垠心生不快,便决定研究一下老师所讲的知识是怎么回事。
但作为一个天资聪明的年轻人,刚接触一些专业书籍的知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Linux。
Linux是什么?这是当时非常火的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但在老师的课程里并没有这些,王垠觉得,此时不做何时做?
老师的课程纯粹就是应付,而他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道Linux研究方向,即使平日里不怎么去教师,但每次考试,依旧是名列前茅,此时他便有了一个称号:“怪才”。
但王垠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些称号对他毫无意义,甚至是连微软的认证都毫不在意。大学四年,王垠的成绩当然让老师满意,父母开心,但他此时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名词“直博”。意思就是博硕连读,五年便可毕业。
从来都不喜欢主动的王垠,第一次在学业面前低头,向清华大学负责直博面试的老师打去电话,而他的成绩,老师给予肯定,也给了王垠这次面试的机会。
面试的时候,王垠被老师冷源,究其原因,就是面试的老师看的不是他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手上的成绩单,这让王垠又不高兴了。
但尽管不满意,面对老师的刁难,也能理解,毕竟作为全国最好的大学,不严格,谁都能进,那就有些不成体统了。
进入清华的王垠,依旧我行我素,他的论文,更是屡屡获奖,但这些不重要,他想要的是如何输出自己的价值,他向往的是自由,愉快的讨论学术,可是陈词滥调的学院派,让他不满。
2005年,王垠选择退学,即使众导师们各种不舍,可王垠心意已决,不再回头,临走时,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再见”。
也许这句“再见”就是再也不见的意思吧?
退学后的王垠,先后去英特尔、微软等国际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当年阿里也向王垠抛出橄榄枝,王垠也去参观了阿里建立在杭州的总部,这次参观,并没有让王垠满意,甚至和阿里之后还引发一场骂战。
但是这之后,王垠鲜为人知,低调的没有了踪迹,有人说他还在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也有人说,他现在已经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到底是怎样的状态,很难猜到。
毕竟,像这样的天才,有时候也是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