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幼教

那些被“放养”的孩子, 后来都怎么样了? 成功的放养是先养后放

我身边有娃的朋友,教育方式大抵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鸡娃,也可以说是升级版“虎爸虎妈”,面对有限教育资源的过度竞争,家长陷入内卷,把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不惜代价地规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目的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活在掌声与鲜花之中。

第二种是放养,家长的心态很佛系,以“孩子开心就好”为原则,让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不过分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过与纠结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由发挥,不受限制。

如今,鸡娃备受争议,有人鸡娃,“鸡”出了北大状元。也有人鸡娃,“鸡”到娃抑郁、轻生。在我看来,放养才是更为高明的育儿境界,但是,在放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陷入误区:放养不等于撒手不管,更不等于放纵。

放养不是放纵,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

张柏芝与谢霆锋离婚之后,独自带着两个儿子生活,一直被视为“三好妈妈”。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她透露自己对两个儿子的教育方式是百分百放养,不会过度约束他们的行为,希望他们能够做真实的自己。但是,张柏芝与儿子的一通电话,却暴露了很多问题。

录制节目需要在上海待几个月,张柏芝放心不下两个儿子,希望他们也能转学来上海。张柏芝先是打通了大儿子的电话,小心翼翼地征求大儿子的意见。电话那头,大儿子语气很不耐烦,表示自己正在打游戏,没时间聊天。之后,张柏芝又给二儿子打电话,二儿子也在打游戏,没说几句就要挂断电话。而且,两个儿子都坚决地表示不愿意转学。被儿子无情嫌弃之后,张柏芝却没有生气,尴尬地说自己就是怕儿子,表示两个儿子都沉迷游戏,学习成绩很差。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想放养却事与愿违,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张柏芝,也越来越焦虑,不得不为两个儿子的学业辗转奔波。

只放不养,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当放养被曲解成了放手,孩子野蛮生长,只会越来越没有规矩和底线,最终一事无成,与家长放养的初衷背道而驰。到时候,孩子因为能力不足错过了人生中重要的机遇,可能还会反过来埋怨父母:为什么当初不逼我一把?

我们说的放养,重点是放开对孩子思维的限制,解放孩子的天性,但在孩子的行为方式上,要给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知道努力才有回报,而不是把父母变成他人生的“监督者”。

所以,高明的放养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这才是放养的核心真谛。

成功的放养,是先养后放

每年高考成绩一出来,各省各市的高考状元就会成为话题中心。家长看着高考状元,再看着自己的小孩,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与此同时,高考状元的教育方式,也会成为被家长们争相模仿的项目之一。

澎湃新闻曾经对2017年的高考状元做过一项调查,在参与问卷调查的40名高考状元中,只有9名在 有家长陪读的经历,其他几乎都是在放养教育中度过了 生涯。“放养”的高考状元普遍表示:家长平时很少干涉自己的学习,但在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陪伴。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家长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境地: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培养不出学霸孩子,别人不管不顾,轻而易举就养出了高考状元?

其实,别人看起来的毫不费力,是付出了十倍努力得来的。哪个高考状元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哪个需要父母盯着才肯学习的孩子能成为高考状元?

成功的放养,应该是先有养,然后才有放。只有当孩子学会遵守规则,有分寸感和界限感,并且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才能在自由的空间里释放天性而不走偏,成长为高水平的人。

那些有智慧的父母的育儿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很粗放,但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细节上,往往有着我们难以察觉的细腻。

比如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孩子正在上初中,她平时对孩子的很多事情看起来都是不管不问,由孩子自己做主,却多年雷打不动地坚持着一个习惯,在每周三晚上必须跟孩子开一个例会。

每次例会长达一个小时,会上只有一个主题,她会引导孩子分析过去一个星期内的行为,总结出一件做得最好的事和一件做得最差的事情,然后对这件做得最好的事情提出表扬和奖励,分析还有没有优化空间;对做的最差的事则会严厉地批评,有时候还会用写检讨、扣零花钱等方式进行惩罚。

孩子在她的教育下成长得非常优秀,学霸,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正确的放养,家长应该这样做

1.尊重孩子的天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孩子的天性。放养,要建立在了解和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之上。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沉默寡言;有的孩子沉着冷静,有的孩子冲动莽撞……家长不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去“矫正”孩子的天性,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多观察孩子,用平等、尊重的态度接纳孩子的特点,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赖关系,才能让孩子尽情释放天性,形成自信的性格。

2.培养孩子的自立

孩子的自立,包括生理自立和心理自立。不自理,难自立,自理是自立的第一步。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从吃饭、穿衣、睡觉等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事事代劳。

心理自立的培养也很重要,涉及到与孩子有关的事情,比如穿什么衣服、报什么课外班等,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不断强化孩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会孩子权衡规则和自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孩子天生调皮叛逆,如何让他们权衡规则和自由,是家长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

孩子在3岁之前,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家长要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孩子在3岁之后,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会不断地试探和挑战规则的边界。这时候,家长要慢慢地参与到孩子的规则设立与维护中,通过给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有法可依”。当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警告或处罚,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才能拥有充分的自由。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写在最后:

放养是一种极其高明的育儿境界,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绝不是没有底线的放纵,更不是放手不管。只有家长理解了放养的真正含义,才能在育儿实践中少出错,帮助孩子少走弯路,早日成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