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双减政策落地以后, “开盲盒”式升学成新趋势, 家长内心有点慌了

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不管是有孩子的还是没孩子的家庭,大家都非常想知道教育未来的走向以及对自身的影响。但如果说2021年中教育行业最大的变革有哪些,那么“双减”政策的落地一定算是其中之一。

所谓“双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们的课业减负,所以相关部门一方面对家庭作业、课业难度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不合规的校外补习班被纷纷叫停,减轻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压力。

可以说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双减”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经过教育部门的严厉措施,校外的培训机构得到了很好的整治,在校生的学习负担也有一定的减少,但是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

01

小学的平均分不低于95?

自从双减政策落地以后,为了让政策实施得更顺利,部分学校出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

比如,四川某些地区就要求小学各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不能低于95分,而初中则不能低于85分。于是某小学的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家长们惊喜地发现班里连最后几名同学的成绩都在95分左右。

而之所以全班的成绩普遍都比较高,不是大家都学得好,主要是学校降低了考试难度,而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达到平均分不低于95分的标准。

其实教育部门制定“平均分标准”的初衷是好的,本身是为了帮助学生减负。因为,一旦每个人都可以取得高分,那么同学之间心里的分数落差就不会太大,没有了攀比,自然学习压力就减轻了。

不过,学校降低考试难度的做法却让家长们感到很焦虑,毕竟学生最终还是要面对中考、高考,而为了让学生之间是公平竞争,出题者并不会改变中考的出题准则,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可能是“听天由命”,这种“开盲盒”式升学让家长也有点慌。

02

“开盲盒”式升学成为新趋势,但家长内心有点慌了

◆担心孩子盲目自大自满

家长们的担心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家长觉得平时出题都很简单,学生们个个都是90多分,造成孩子觉得自己很“行”的假象,于是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被家长辅导时出现三心二意的情况。

等到中考考场上,一旦“真刀真枪”地进行学业水平测试,这种降低考试难度所带来优异成绩的假象就会被戳破,所以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如果缺乏引导,那么实际操作会让孩子变得盲目自大自满。

◆中考、高考还是“选拔性”考试

另一方面,学生最终还是要面对“以成绩论英雄”的中考和高考。与平时考试不同,这两场考试都是要在优中选优。

学生如果成绩不够,最后就只能面临“分流”的结果,而无法被理想的院校录取不会让平时成绩蹭蹭往上涨的孩子失望,更是给一个家庭带来打击。

所以无论如何,只要中高考还在那么竞争就不会减小,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不能卸下学业的负担。

03

虽不能“唯分数论”,但让学生正视自己的水平依然是关键

过去,老师、学生、家长都对成绩非常重视,似乎只要成绩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也是为了改变这种观念和现状,大家都不能“唯分数论”。

但是一味地降低考试难度来提高学生成绩,这种做法也显然不妥,最后很可能成绩上面一片“繁荣”景象,学生们个个自信满满,感觉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可是家长们“心知肚明”,于是为了让孩子成绩真正提高上去只能不停的补课,学习又变得内卷起来。

考试的难度一定是和学生成绩有关的,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们能够正视自己的成绩和水平,既不要高估也不能低估。

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自己还缺少哪方面的能力和知识,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最后取得不错的成绩。

04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执行者,要承担起监督的责任

除了学生本人,家长们也要做好本职的工作,承担起对孩子学习进行监督的责任。

当考试成绩公布之后,不要只关心分数如何,排名在哪,而是根据分数找出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应该加强,把知识学透,巩固成绩。

另外,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心态,不能用分数来“论英雄”,和他们一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孩子共同成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