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不少乡村教师反对大学生支教, 直言: 你们为了学分, 快要毁了孩子

有一位名叫龙晶晴的支教女孩进入过大家的视线,她为了支教事业放弃过大好前途,年纪轻轻就走过20余个贫困山区,为了偏远地的孩子们奉献自己一份力!

然而都没想到,龙晶晴最后却被疑似为非法募捐,导致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即使对学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可一旦以身试法,触摸法律的底线,那么任谁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龙晶晴事件发生后,引起了不少人对于支教事业的关注与支持。与很多志愿者都慕名前往了偏远贫困山区去“临时”支援,可是当本地的教师了解后,却都不希望再有支教老师前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不少乡村教师反对大学生支教,直言:你们为了学分,快要毁了孩子

与偏远当地教师谈论支教问题,他直言不讳:支教老师好像走马灯!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去参加国家支教事业,做支教行动的志愿者。

从事实上来说,利用假期去从事支教活动意义非凡,既可以锻炼体质也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们了解偏远地区的情况,以及懂得支教的必要性。

最重要的就是支教的定义: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培养当地的师资力量,支教老师通过与当地的农村教师交谈后,了解了很多当地教师们的心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乡村教师,期望着年轻的大学生们前来支教。

这名身为偏远贫困地区的山村教师,深深了解这里的教育有多么落后,师资力量与教育资源的缺乏。看着这群天真,但却受不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们,内心是有多么痛苦。

当他第一次看到有年轻大学生前来这里支援教育,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因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的希望!

在这些大学生对孩子们进行授课及交流时,时不时地拿出一些电子产品,甚至还有更稀有的小玩意,这些孩子们可别提多开心了,就连这名一直身在大山里的老教师也开拓了极大地眼界。

随后这些大学生们,又给山村里的孩子们讲诉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城市中车马喧嚣的景象,晚上灯火通明的夜色。孩子们都在全神贯注的听着故事,目不转睛的盯着支教老师,生怕错过了最精彩的部分。

可是当这些支教老师离开后,却是让这些乡村教师们百般心痛,这些老师完成了各自的支教任务,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里,但是却留给了乡村教师一个大难题。

经过一个假期的接触,师生间从陌生慢慢变成了亲密无间,从最初的生疏逐渐地形成了依赖。

可是当这些支教大学生突然离开时,这些娃娃们一个个的都难受极了,成天嚷嚷着让老教师带着他们去城里寻找这些大哥哥、大姐姐。

其次通过这些支教大学生们的讲述,每个娃娃对城市都充满了向往,平时都耐不住性子了每天都在想能去城市里生活。还有的孩子对那些新鲜的电子设备充满了好奇,每每回想也都控制不住地想要拥有。

乡村教师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些大学生来支教我是一百个开心,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更多,可是这几年的支教老师都好似“走马灯”一样,到这里就走一个过场,真心希望可以有优秀的老师驻扎到我们这里,让我们可以真正的融为一体!

支教事业还需优化,要真真正正地做到授人以渔,切勿贪图一时之功!

支教事业是极其神圣且意义重大的,对于支教也是要抱着平常心以及长期心去关注,而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有些人还企图利用支教事业达到“名利双收”,将支教事业进行抹黑,对此我只想说你们想错了出路也打错了算盘,支教事业不是你们所能玷污的。

如果还是一意孤行,那么你们将受到的不只是法律的制裁,还有良心的谴责以及世人的唾骂,育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需要专业知识,只有专业知识充足才能更加系统的教育孩子。

还有“三保”问题即安全保障、生活保障、经济保障;在贫困山区等地有些地理环境会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必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支教人员大部分生活在城市内,对于条件艰苦地区是否能做到对当地的饮食、起居以及生活文化所习惯。

支教事业虽然伟大且光荣,但还要看自身的家庭经济情况,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甚至就连自己的生活都维系不下去,那么就要重新考虑。

显然目前情况并不适合支教,要承担起家庭的经济重担,首先要解决父母及家庭的经济困难,条件允许后方能参加支教行动!

俗话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教事业任重而道远,切记盲目求快。毕竟公益支教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