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因为“推恩令”的实行,到了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能当一个小小的济阳县县令。
刘秀19岁时,便长途跋涉前往长安入太学求学,他师从徐子威,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和历史文献的汇编——《尚书》。刘秀潜心钻研,不断推敲,严格要求自己不留任何疑问。
努力学习之余,刘秀十分关注时政,只要皇帝一发布诏令,他就会想尽办法去打听,问清缘由。
在长安的几年,刘秀在历史、地理上有所长进。因为专注国家朝政,敏锐的政治洞察能力得以培养,为一介书生的他日后统军、治国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此不难看出,不管有没有“勇”,有“谋”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放弃对读书人的培养。而今,不论出身,任何人都能接受教育。
就在2018年,一位名为孙宜林的寒门子弟以710的高分入清华大学就读。
1.寒门子弟孙宜林
“谁叫孙宜林?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一位快递员在孙家门口喊道。一位瘦高,带着眼镜的男生出现了,他接过录取通知书,打开的那一刻,顿时欢呼雀跃,因为他手中拿的是进入清华大学的通行证。
此消息一传出,邻里邻外的男女老少都挤到孙家门口贺喜,赞赏孙家父母养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孩子。
高考的暑假,孙宜林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全国各地旅游,或是向父母讨要高端电子设备作为奖励,而他自己则一如既往地喂猪和干农活。
父母为孩子的孝顺和懂事而感到欣慰,不枉他们含辛茹苦种地和养猪供孩子上学的心血。
2.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孙宜林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初中时,他们为孙宜林定制的一套学习计划在各种学科中屡试不爽,所以孙宜林就一直沿用到了 ,直至高考结束。
孙宜林的父母是农民出身,因为各种因素,年少时未能上学,所以将梦想寄托给了孩子。
其实父母是无私的,能否改变家庭命运,他们并不是很在意,只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学习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他们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要含辛茹苦地供孩子上学。
孙宜林进入当地重点 后,发现英语成绩很不如意,所以每日都要挤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学习英语,累得连笔也拿不起来是常态。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刻苦努力,成就了孙宜林清华学子的美名。
孙宜林家境贫寒,前方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屈服于命运,甘愿当个农民,另一条是付出几十倍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3.刻苦成就了孙宜林
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其内在动力是对父母的恩情,这种孝道自古以来就一直都刻在中国人的骨血里。而外在驱动力是“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潮流。
柴静曾说:“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反思才是财富命运”。命运加诸在孙宜林身上的痛苦,都会使他成为一个毅力坚韧、越挫越勇的人。
许多经受痛苦的人都不希望别人也经受苦难,毕竟任何人都想成为“人上人”,这完全出于私心。
但值得相信的是,像孙宜林这类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人,更能深刻体会到底层人民的不易,一定不忍他们受苦,会通过不懈的奋斗来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
像孙宜林这样的农村孩子还有很多,他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着“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头之日”的思想,他们便将其奉为圭臬,将一切尽可能地服从于高考。
这样的思想自古有之,而今的人靠高考改变命运,古时的寒门子弟靠科举飞黄腾达,前者就是从后者演变而来的,二者大同小异。
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小天资聪颖,但家境贫寒,连基本的笔纸也买不起,只能勉强用荻草代替毛笔习文练字。
凭借着刻苦的精神,他最终位列二甲进士及第。后来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闻名于天下。
所以从古至今,就从公平性而言,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放弃穷人这一弱势群体,给予了他们和社会上层人员相同的竞争机会。
就如同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可即使是这样,金榜题名并不意味着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了定局,因为在大学需要面对的事情可不像坐在教室里做题那么简单,有许多人对此无所适从,于是“小镇做题家”孕育而生。(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或许许多人都会用这个“头衔”来形容孙宜林,认可他的做题能力的同时,又用不会社交、没有才艺、情商低等字眼来暗自嘲讽。
成绩不如他却生于大城市的人会借此聊以自慰,而同样是农村户口却没有取得好成绩的人会假想“小镇做题家”的失败来作为自己不努力的理由。
“咸鱼翻身还是咸鱼”这样的玩笑话似乎逐渐被人们认同,但仍要始终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孙宜林一定能摆脱人们口中的“小禛做题家”,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供困难。
就像《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文中所言:“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在做关乎众人命运的决策的时候,让这份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
有的时候,寒门子弟不该用原生家庭来禁锢自己前进的脚步,固步自封只会让你看到眼前的差距,而不是美好未来的曙光,
“知识改变命运”是真理,从古至今,多少风云人物被知识所成全,留下千古的美名。时至今日,虽然“读书无用论”泛滥,但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谨记“学不可以已”的祖训,在最美的年华努力奋斗。
正如《小窗幽记》中所言:“芳树不用买,韶光贫可支。”即使家境贫寒,穷人也照样可以为梦想而付出青春年华。孙宜林的亲身经历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