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个春节,安师大学子让烈士与亲人“团圆”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春节热映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将阖家团聚的中国百姓又拉回到抗美援朝的残酷战场。影片中,七连全体战士朝着祖国的方向一起用告别的语气说出“新中国万岁”的时候,不禁让观众潸然泪下又肃然起敬,也让“团圆”这个主题变得更加厚重与深刻。影片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也让广大群众认识和关注那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英雄。

日前,记者从安徽师范大学获悉,春节前夕,该校美术学院学子赶制完成了王金生、李家发、卢剑等5位抗美援朝英雄的画像,其中包括同乡战友、手足兄弟的“同框”相见,并将画像送到烈士亲友的手中。这个春节,烈士们终于可以与亲友过上一次特殊的团圆年。

1月24日,90岁抗美援朝老兵王启月收到了他与同乡战友李家发烈士的“合影”。70年前,王启月和李家发一同奔赴朝鲜战场上阵杀敌。李家发用胸膛挡住了敌人猛烈的炮火,献出年仅19岁的生命。“当年,我是他的入团介绍人。他牺牲了,我们活着,看到他的画像,我心里觉得惭愧,不是滋味。”凝视着自己和李家发的军装“合影”,老人布满岁月斑驳的面容现出落寞的神情,“没想到,我俩还能穿军装站在一起,很感谢安徽师大美术学院实现了我的心愿。”

1月25日,家住石台县的王接根激动地从该校美术学院团委书记王伟手中接过他素未谋面的父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王金生烈士的画像。已近古稀之年的王接根平生最大的心愿便是可以见到父亲的模样。1951年,为了保家卫国,王金生新婚不久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生前属67军200师599团,1951年牺牲于朝鲜,安葬在朝鲜江原道金华郡九峰里烈士陵园。如今,王接根将父亲的画像小心翼翼地摆在了家里客厅里最显著的位置,久久伫立,静静地凝视着父亲。

志愿者孙小可同学创作完成了曾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已94岁高龄的卢致俭和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被永远定格在21岁的弟弟卢剑烈士的“同框”画像,让一别70多年的兄弟俩终于在这个春节完成了跨时空“团圆”。

数月来,该校美术学院同学利用手中的画笔已完成了9幅“不曾谋面”的烈士形象,还有2幅也即将完成。2019级绘画专业朱东平同学激动地说:“以前我不知道学这个专业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的专业就是为人民而创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

王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