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学

孩子具备以下3个特点, 语文学习潜力十足, 家长只用做好助推

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我们常听家长说,孩子在小学阶段是有“后劲”的,所谓后劲,其实就是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打开了学习的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学习的效率提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语文学习也是一样,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兴趣学习上,觉得语文学习太难了,不喜欢看家长和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物,也不想写作业,比起天天让我读课文,我更想去玩手机。还没有建立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同学,“后劲”的形成是非常难的,可能孩子小学毕业了,家长也没看到孩子后劲,所以什么样的小学生才是有学习潜力的,家长在辅导上也能很快找到方向呢?

优秀的孩子,即便在学习初始,也能展露一些学习的特质。不存在什么后劲,只是家长在辅导过程中,是否能观察到孩子的优秀特点,并且能够正确引导孩子,才能发挥孩子的最大学习潜能。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低年级阶段,是很难看到孩子有什么学习潜能的,都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去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把优点转化成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在学习习惯、态度、方法的积累上,找到自己的学习赛道,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并且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发现,辅导孩子学习也没有很难,自己只是帮帮孩子,孩子有他的学习想法,已经开始“后劲”直冲了。

1、能抗住压力的孩子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有学习压力吗?当然是有的,而且压力还不小,因为一直被家长赶着学习,从学龄前就开始衔接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拼音、识字、写作都没落下。等到真正升入小学后,孩子们还是在一个提前学习,相互追赶的学习状态中。尽管已经双减,我们认为低年级阶段的学习已经不再负担重重,但是家长们不敢放手,认为只要放手,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教育规划和对孩子的培养计划,关注孩子的学习固然是好的,能抗住压力的孩子,就是有学习潜力的。

小岛老师也常和家长分享,不是领跑的学生,成为学霸后就是能抗住压力的学生。有潜力的孩子不是把其他学生都比下去,而是他具有团队领导力。这种突出的领导力不光会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在游戏中,生活中,家长其实也能观察到。有的孩子是小区的“领头羊”,在几个小团体中,这样的孩子都有团队精神,能够起到带头的作用。因为他们的自尊心比较强,懂得表达和为自己以及团队争取利益。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特质,不用担心,孩子是有学习潜力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非常能受到良好学习氛围的影响,主动开始学习。

2、分得清主次的孩子

有家长说,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分得清学习的主次就要烧高香了。家长每天提醒,该写作业了,该阅读了,孩子就像没听到一样。所以,把时间都放在学习上的“学霸”不是一般的孩子,也是家长在辅导过程中最大的诉求。可是小岛老师想说,这样的辅导理念是错误的,尤其是双减以后,我们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被拉长了,一整天的学习时间,回家还要继续学习甚至是补课,孩子们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他发现生活中只有学习这件事,家长的要求又非常严格,那么很快,孩子在小学阶段,对学习的兴趣就不大了,他会自己找兴趣,比如玩手机打游戏这一类,被家长深恶痛绝的放松形式。

能够分得清学习的主次,是合理的分配学习的时间,家长需要在时间管理上给孩子一定的指导。比如孩子习惯放学后看电视、玩手机放松一会,那么家长就给与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放松。但要定好前提,什么时候复习和写作业,是需要孩子自己安排好的。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帮他们在家庭学习环境中,去建立对学习主次的区分能力,让孩子明确,到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才能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很多时候,孩子还没开始放松,家长就开始严厉警告孩子,不要玩手机,不要看电视,抓紧时间去学习,不然晚上的作业写不完了,那么孩子肯定会抗拒,没办法在家庭学习环境中,去建立自己对时间分配的能力。

3、有一定学习基因的孩子

对于有学习潜力的孩子,他们表现在知识的获取上,是比较快的,也就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是超出平均水平的。这个特质来自家庭教育的引导,大概率是因为父母的学习基因。父母的文化程度比较高,在家庭生活中,以学习形式为主,家庭生活场景里,学习的行为也比较多,耳濡目染,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学习。这也就是我们朴素的“书香门第”认知,不无道理。如果家长本身也是学习困难的,不愿意看书和阅读,下班后总是抱怨的,孩子也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潜力。

家庭辅导更像是团队合作,相互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支持,有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家长给孩子定下的,语文必须考个好成绩,而是真正从学习语文的角度,家长能帮助孩子做到事倍功半的效率。有学习的基因,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是比较有兴趣的,主动星标好的,家长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辅导的过程中,完成助推的作用,孩子才能在学习赛道上一路驰骋。关于语文学习潜力,3个特点供家长参考,多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