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让许多农村孩子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这也就造成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明显。一张农村某所初中的成绩单,总分700,全班40人,没有一人总分超过200。人们看后不禁反思,农村教育该何去何从?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帮助农村发展,农村人的经济收入稳步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泥巴路修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压水井变成了自来水,瓦屋推倒重建了三层楼房。这些都在朝着好的方向改变。相比之下,教育的发展就有些跟不上脚步了。为什么农村的教育发展缓慢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同
一部分家长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意识到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拼命在外地打拼,就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这也就使得农村学生大量流失。
很多农村学校招不到成绩好的学生,甚至是招不到学生。网上曾流传一则视频,整个学校就剩下一个学生,其他的有的跟随父母去了外地,有的去了当地县城读书。
另一部分家长,不注重教育,相信学历无用论。他们平时也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读完初中,就可以出去打工赚钱,帮父母减轻负担。这类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你看谁家孩子没上大学,人家现在自己当老板,谁家孩子大学毕业还不是给别人打工。有这种观念的父母,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能拿个例子来看整体。特别是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即使没什么学历,也闯出了一片天地。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大多是名校毕业的。家长应当清晰地认识到,时代不一样了,老旧的思想观念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跟不上时代的人,只能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被淘汰出局。
这一部分家长,自然不会想着把孩子送到城里接受教育,就让孩子在乡镇学校混到初中毕业。而他们更不会去监督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生长采取的是放任的模式。读得好,就继续读 。读不好,就下学打工。加上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读书对于改变人生的重要性,自己没有读书的意愿,这就造成了农村学校生源质量差,升学率低。
二、教师资源问题
农村这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城市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师范生毕业后,凭借着一腔热血到农村支教。一两年后,很多来支教的老师就熬不住了。对于那些从城市里来的老师来说,农村居住环境差,几乎没有娱乐场所。有的学校只有一个支教老师,到了周末和假期,支教老师就成了守校人,只能孤零零地待在学校里。
即便支教老师能适应环境,当他们到了结婚的时候,也会选择离开,真正能在农村扎根的只是极少数。毕竟农村的教育条件有限,为了不和爱人两地分居,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只能离开。也有一些支教老师把支教当成过渡期,城里一旦有合适的工作机会,他们就会回去。支教老师的变动,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而那些本土的乡村教师,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教育。他们也希望农村的孩子能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但有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甚至有些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是错误的。农村的教育发展受限,跟教师资源差,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的。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吸引那些家在农村的年轻师范毕业生回乡。
总结: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较大,教育部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改变现状。社会上一些人也看到了农村教育土壤的贫瘠,正在积极改善这个问题。有的人是通过捐款的形式,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有的人到农村开设了兴趣班,丰富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农村的教育问题一定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