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可小城市更要拼爹”, 北漂毕业生讲得很现实

每年的毕业季,大学生何去何从的问题,总是能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虽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刷新着以往的水平,但求职这个话题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管哪届大学生,让他们纠结的无非是那几个问题:考编还是考研?去国企还是去私企?到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家乡?

很多人说当代年轻人有更多机遇和可能,但笔者反倒认为,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同学来说,还未必真有那么多的选择空间。就比如“去哪种城市发展”这件事。

北漂大学生感言: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可小城市更要“拼爹”

大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毕业生和职场人的酸甜苦辣。“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句话可能只有真正在外打拼过的同学,才会有深刻的体会。

在学校时,可能我们眼里非常普通的一件小事,毕业后也显得举步维艰。挤地铁、租房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就不用说了。

工作中还可能因为自己只是新来的外地毕业生,而被同事和上司“拿捏”。有位女生在某大学生论坛里分享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感受,引发很多同学的共鸣。

她是一名本科生,虽说是“双非”院校毕业,不过在老家四线小城市里,也算是学历还不错了。大四时女生原本做好了回家找个工厂里的文职,稳定而平凡地度过未来的日子。

想不到网上发布招聘的大企业本来就寥寥无几,逛了几次人才市场同样没什么结果。直到同届毕业的一位亲戚,只是大专学历却进了当地不错的企业,她才后知后觉。

对方坦言:你以为工资少但稳定的岗位,就比高薪的工作更好找吗?我们这本来面向大学生的工作就有限,这种岗位光是内部推荐,都有很多人排不上号,哪有几个对外招聘的呢。

女生又尝试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在老家能做的,多半也就是小型私企的销售之类。工资低、任务多不说,连五险也未必有。

大学生感慨:原来小城市更需要“拼爹”,看看那些毕业后能在家里过得好的同学,多半是靠家长的人脉拿到好工作。

于是她便毅然踏上了去北京的路途,成了一名“北漂”,在一家单位做工程类的技术员。即使后来工作再辛苦,待遇也没有很高,她也没想过要回家。

毕业生不愿回家乡,不只因为求职问题,也包括思维层面的“鸿沟”

这位大学生讲的其实很现实,在很多小城市或乡镇,想要过得稍微好一点,也就是考公、考编或者去国企了。但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大部分同学要么接受与学历无关的工作,要么去机会更多的城市。而毕业生不愿回家乡发展,还不只因为求职方面的难度,也包括思维层面的“鸿沟”。

你可能发现,很多大学生成了“断亲族”,不喜欢跟亲戚接触。还可能因此被说成“在外面读了几年书,就看不起长辈了”。

其实,正是因为接受了更多端正的价值观,增长了见识,让大学生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有了进一步提升。

毕业生不再愿意一味接受亲戚邻里的“指手画脚”,但一直没离开过故乡的家长,可能思维也停留在原地,无法理解大学生这样的改变。

二线省会城市,或是未来更多毕业生的选择

虽然北上广依旧吸引着很多毕业生,不过每天也有很多人以无奈的心情选择离开。最主要就是房子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外地大学生而言,真的很难承担。

不少毕业生已经意识到,既无法回家乡,又想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还有第三种路可选。那就是把目标城市从传统的一线大城市,换成省会一类的二线城市。

在很多省份,其实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未必是省会,但它们同样意味着生活成本较高。就比如大连和沈阳的区别。

不过省会即使平均工资比不上另一座城市,在文教事业、落户政策等方面,也有其他地方没有的一些优势。所以未来可能有更多普通家庭的大学生,选择到二线省会求职和落户。

【今日话题】你觉得小城市“拼爹”程度高吗?(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