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总会有人在交流这样的话题——
“我家孩子是理科生,这次高考成绩647分,要报考哪一所学校?”
“我家孩子是艺术生,这次高考成绩430,选择哪所学校更合适?”
……
这些家长中,没有一个家长会说到自己的孩子要报考什么样的大学专业。在他们的思维定势中,高校层次的重要性,要远远高过专业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孩子只要考上好学校,专业到底是什么样的都无所谓。
确实,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能够进清华或者进北大,专业冷门与否自然有可能显得无关紧要,因为就算是生化环材这样的奇葩专业,在清北这样的高校就读后,继续选择考研读博,那么至少当个相关专业的中学教师或者高校教师,完全是有可能的。
但是,每个省份在清北的报考名额就那么多,僧多粥少,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那些名声不是特别响亮的高校,如果在这样的高校就读又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那么从大概率上看,这种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优先考虑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填报高考志愿,为何要先考虑专业,再考虑该专业所在的高校层次?
举个例子:我小学时的一个同学,他自身对当老师没多大的兴趣,但他参加高考的时候选择了一所师范学校就读。但是那所师范学校又没有给予毕业生包分配工作的待遇。再加上这位同学当时连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之类的“硬件”都懒得去考,于是他在“待业”了几年后他最终在熟人的牵引下前往某个国企去打工,目前近况不得而知。
专业选择正确,高校的层次可能会影响你刚就业时的起始薪酬;然而如果你选择专业时完全凭感觉来,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报的这个专业将来到底是要干什么的,那么你未来的路到底会怎么样?只能交给所谓的命运了:命好的话,找个像样的高薪舒适的工作;命不好的话,一毕业立马失业,回家又无老可啃,终日凄凄惨惨戚戚。
还记得那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霸张晓勇吗?当时的张晓勇曾是长沙某个县区的高考状元,当他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的是生化环材这些烂专业中的生物科学专业,结果没找到“门当户对”的工作,只能悻悻回去当保安。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保安也算个高大上伟光正的行业,但清华高材生毕业后只当个保安,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还是不容小觑的。
高考分数极高的考生,可以优先考虑高校的层次再看专业;但是对于那些无法考上重点大学的考生而言,选对专业毕业后才有一定的就业几率。在院校层次比较低端的情况下,专业又特别烂,又有多少用人单位会对你“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