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佛系老师”频繁出现, 不急不躁也不求职称, 家长反倒坐不住了

现如今就业大环境十分“内卷”,从求职者的学历到在岗者的工作时长,“门槛”一直在不断提升,甚至还出现了“996福报”的说法。

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偶尔加班到深夜还能忍受,如果长此以往,不仅大家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身体能不能熬得住都是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佛系”、“躺平”渐渐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起来,大家秉承着“我没有世俗的欲望,你就卷不动我”的想法,纷纷选择当条咸鱼。

文/情感二三事呀

虽说“佛一点”让职场晋升之路难上加难,但这也让职场萌新收获了很多快乐。不过,对于某些特殊岗位来说,他们由于肩膀上的担子比较重,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佛”,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教师就是如此。

“佛系老师”开始频繁出现,不急不躁也不想求职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团队也需要有高学历、高学识的新鲜血液加入。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人口不断扩充的前提下,与新城区相配套的学校也逐渐落成,壮大师资团队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

虽说有经验的老师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让教师团队逐渐年轻化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青年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更快,教学想法也更多,轻轻松松地就能跟学生打成一片,融入其中。

不过,大概是因为90、00后的成长环境更为自由,所以作为教师的他们格外有个性,不少家长都表示,在这些“新鲜出炉”的教师之中,选择“佛系”上班人不在少数。

他们不仅在教学之中不急不躁,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撕下了以往老教师“严厉”的面具,而且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也显得很是“懒惰”,非必要情况根本不会找家长,也不喜欢在群里露面。

文/情感二三事呀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佛系”老师在评选职称的时候也显得格外随缘,似乎这项关乎他们薪资待遇的重要评选,还不如一顿火锅值得期待。那么老师为什么变得“佛系”了呢?

教师的“佛”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职称评选“僧多肉少”,年轻老师纷纷被劝退

教师的薪资待遇与职称挂钩不假,但问题是,学校每年分配到的名额只有两三个,即便是不“按资排辈”,名额也很难落到职场萌新身上,所以老师们自觉评选无望,就只能将心态放平,变得佛系一点。

★学生都在“蜜罐”里长大,说不得也骂不得

其实很多师范生在从业之前,对于教育行业都抱着一腔热血,希望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引导下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都有所担当的人。

但现实情况却是,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宝贝疙瘩,孩子在6位家长的呵护下,虽不至于呼风唤雨,可基本的需求还是能达到的,这就让不少同学们养成了“玻璃心”。

老师如果严厉管教,说不定还会为自己惹来一身麻烦,所以在教学中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家长不理解也是“佛系”的催化剂

在以往,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老师会格外尊重,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什么问题,也会积极进行配合。

可随着 的普及,80、90大多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因此在看待学历层次相仿的教师所进行教学活动时,很多时候非但不理解,还会在背后头偷偷诋毁,所以老师还不如顺着家长的教学思路工作。

文/情感二三事呀

当老师开始“心如止水”后,家长们反倒坐不住了

虽然在职场上“佛”与“不佛”是个人选择问题,可事情出现在老师身上,却令很多普通家长都笑不出来了,甚至还会觉得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

毕竟对于经济比较富足的家庭来说,他们有实力、有能力请到名师进行辅导,老师作不作为根本不重要。

而中产家庭由于家庭成员学历普遍水平较高,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弥补老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相反,只有家境一般、将全部的教学任务都压在老师身上的普通父母会感到格外担忧,认为学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教育事业上,家长和老师应该起到协同作用

其实在教育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相同的,都希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父母与教师之间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彼此的“绊脚石”。

不可否认,教师作为同学们的“引路人”,不仅需要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同样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是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性人物。

可反观家长的身份,他们也同样是孩子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不能够轻易将这方面责任盲目丢到老师头上,这不仅增添了学生的烦恼,同样也为老师带来了负担。

因此在教育问题上,大家还是要成为彼此帮助的“队友”,这样才能在教育这条赛道上,帮助学生顺利“吃鸡”。

文/情感二三事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