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基本上实现了普及 ,因此学生和家长就将全部的重心放在了高考上面,竭尽所能地为孩子“上大学”铺路。
不过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考为了迎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各地相继开始采用“新高考”的形式,不再以简单的文理科进行划分,而是进入了“3+1+2”的选科模式。
高考制度的转变影响了很多的考生,但自从“普职分流”制度出现后,中考却成为了摆在很多家庭面前最大的难关,稍有不慎就可能与 甚至是大学无缘了。
正当家长和考生们感到焦虑的时候,教育部又传来了新消息,中考改革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这给考生们又增添了一些担忧。
继高考改革后,中考改革也有了新方向,其中一类考生受影响比较大
自从“双减”落地后,确实减轻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压力,但是只要有中考和高考在,学生和家长的心就放不下来,只能紧绷着神经去应对。
尤其是普职分流制度出现后,中考的严峻程度已经超过了高考,就当人们还在为中考分流担忧的时候,中考命题又有了新的要求。
因为中考不涉及跨市和跨省,所以基本上都是市级命题,但是随着中考改革的推进,省级命题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教育部要求力争在2022年实现省级命题,加快工作进程,到2024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
不仅如此,还强调严格把控命题的标准,不得出现超纲命题,难度系数设置要合理,减少偏题难题和怪题,同时减少记忆性命题,增加一些开放性题目。
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中考的题目会更加灵活多变,非常考验学生的积累、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那么这一改变下可能中等生的成绩就会受到影响,560分或许会成为考生的分水岭,也就说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就“危险”了。
虽然很多家长都觉得中考分流不太合理,尤其是对晚熟学生有些不公平,但是这已经是大势所趋,家长和学生能做的就是去适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家长多给予考生鼓励和支持,不要制造焦虑,而考生则要找到对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稳步提高成绩。
中下等学生是普职分流的主体,想要顺利进入 ,就要提升学习效率
高分学生对于普职分流并不太在意,怎么也能上 ,只不过是上什么样的 的区别,但是对于中下等的学生而言就可上可下,一旦发挥不好就很可能与 擦肩而过。
所以想要能够稳稳地进入 ,就要想办法巩固并提升成绩,学生的学习要有侧重点,不能千篇一律地乱抓,先巩固好基础知识,这是提分的前提和基础。
当基础部分掌握地扎实后,就要开始分析自己的优势科目和薄弱项,优势科目在保持原本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提升,可以选择一些拔高的题目,但是要量力而行。
对于薄弱项家长和学生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在发现有知识漏洞的时候就及时弥补,避免漏洞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多做一些基础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建立学习自信,等打稳底盘了再慢慢加深难度,这样提升又稳又快。
中考失利不代表全盘皆输,考生选择一个好方向,依然能够有所成就
其实考试有时候还包含了运气和心态的成分,有成功的也会有失败的,但是中考失利并不代表全盘皆输,考生依然是可以选择一些好的方向继续努力。
虽然各地公办学校都相继停止了复读生的招收,但是一些私立学校还是可以的,如果实在心有不甘的学生可以选择复读,但是身心压力以及经济压力都很大,想清楚再决定。
如果不选择复读的学生,那么家长就要给他选择一些好的职高去学习,最好能够进入“3+2”职高,实在不行再选普通的职高,当然职高的选择很关键,要从学校的资质、校风校纪以及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去考察,最终决定未来的走向。
【笔者寄语】在普职分流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忧心忡忡,但是担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从自身去考量,对于备考期的学生而言,就是查缺补漏,想尽办法去提升成绩,争取能顺利考上 ,但是也要放平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而为就可以了。
考生和家长要明白没有一场考试是能真正决定成败的,尽管考上 很重要,但考试失利也不要气馁,寻找到合适的方向,认真学习知识积攒经验,也是可以有出路的,所以不管如何都希望孩子们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普职分流制度?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