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开展美育

高校在开设课程时,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科特点,充分结合现代艺术鉴赏课和艺术概论课,开展审美教育。当然,教师也要根据学校举办的公共教研室安排相应的课时,这样可以有效发挥教师的最大优势,让不同学科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还可以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高校还可以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立虚拟教研室。比如艺术基金会的虚拟教研室,可以为其他专业的学生讲解素描、风景素描等相应课程。当然,学校选择的课程也要与专业合作学生所学内容建立紧密契合,以促进学生专业和能力的共同提高。

教师应提高对美育的重视

高校要重视教师对审美教育的重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审美能力。高校可以结合必要的改革措施,以艺术教育为专业试点进行调整、优化和创新,将审美教育与各艺术专业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其他高校也应从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积极尝试开展美育工作。高校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将美育纳入评价标准,定期对学生美育活动进行调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审美教学注重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可以促进情绪的提高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在进行美育时,要创新教学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引导学生美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自然接受美育。例如,在开展中西美术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西方现实主义派的代表作,与中国同期的代表作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两者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辨别历史的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或其他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想动向,为后期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提供方向。此外,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时,还应与美育相结合,让美育真正贯穿艺术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