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为什么有些学生很努力, 却考不上好大学? 原因出在这几个方面

现在考大学比以前容易多了,不少省份的高考录取率超过了90%。即便只考虑本科录取情况,很多省份的高考录取率(本科达线率)也达到了50%左右。

简单地说, 生只要智力不差,个人对学习比较上心,考上一所本科院校问题不大。不过,想要考上好大学还是非常难的,毕竟名校招生人数很少。

1)

秦同学在 阶段是班上少有的几个刻苦学习的学生之一,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别人多好几个小时,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

进入高三,他更用功了,晚上熬夜到凌晨两点左右是常有的事,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以至于白天都感到有些昏沉沉的。可是,就算他如此努力,高考成绩依然不理想。虽然他的分数排在班级前几名,但也只能勉强进入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而他的邻居家的一个姐姐,比他高一届,平时学习比他轻松,也很少熬夜,高考成绩却特别好。当年以600多分的好成绩被一所985大学录取。

这么一对比,他就特别失落,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

2)

为什么有些学生轻轻松松考上好大学,有些学生很努力却考不上好大学?问题出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环境

勉强考上本科的秦同学,成绩却是班级前几名,可见他所在的班级,整体学习水平不高。这样的集体,学习环境肯定不会太好。

学习环境不仅对个人的学习行为有很大影响,也对个人的学习心理有很大影响。在学习环境一般的 或者班级,大家对你的期待不高,你想考好大学,人家会觉得你是不自量力。这种情况下人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学习自信心不高,就算很努力地去学,也很难有好的效果,成绩提升会非常慢。

另外,在一个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好的集体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趋向于保守的。教师需要照顾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因此上课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很少会讲一些高质量的“活题”,这也抑制了少数“有潜力”的学生的进步速度。

第二,家庭氛围

不少家长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跟自己没关系。说这些话的家长,要么是真的什么都不懂,要么就是在为自己的懒散辩解。

家长的精神状态、学识水平、思维高度和对学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品质、志向抱负和对知识的热爱程度。家长要想办法营造好的家庭氛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指责孩子,而是多关心孩子、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给孩子做榜样,并提供最好的后勤服务。

第三,学习效率

努力地学,成绩却非常一般,很大可能是效率出了问题。别人用两个小时就能掌握的知识,你要用四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效率低下,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的许多知识是“活知识”,靠重复机械式地劳作是没办法将这些知识全部吸收的,我们要训练自己的理解力、思考力,还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简单地讲,我们要勤奋刻苦,但又不能闷头闷脑地学,要不断摸索、不断修正,形成自己的复习备考策略,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率。

3)

如果把好大学定义为985高校,那就意味着每年只有不到21万的高考生有机会进入好大学,高考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在2%左右;如果把好大学定义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那就意味着每年仅有不到70万名高考生有机会进入好大学,高考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仅为6.3%。

即便我们把条件再放宽一点,把部分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纳入进去,也不过只有10%的高考生有机会考上好大学,竞争何其激烈。

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仅仅靠努力和勤奋是不够的,它一定要有外力的介入和自身悟性的“开启”。这里的外力就是指学校营造的好的学习环境,以及父母营造的好的家庭氛围;悟性的“开启”则是指个人终于摸索出了一个效率高、又特别“合身”的学习方法。

如今内卷很严重,读书难,把书读好更难。

今日话题: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努力的人?你认为努力和天赋,谁更重要?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