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读陈寅格给傅斯年信件有感——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

前几天看了一份书信,是陈寅格写给傅斯年的,当时看到信的介绍的时候,就很像读下去,毕竟这两个人都是如此的如雷贯耳,可谓不可不读。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是陈寅格老先生的回信,不应该说是老先生,那是1936年,那个时候还年轻。首先说的是回答不南下,其次说了一些原因。一是请假问题,虽然中文系请假很正常,但是陈先生希望自己无特殊事宜不请假。其次是关于挂职经费的问题等等。都是一些正常事,但是却让我明白了陈先生之所以成为陈老,成为教授中的教授的原因所在。

刚刚说的请假问题是小事,毕竟都说了那是正常的,但是陈先生希望自己不请假。其次是像是这么大的先生,教授中的教授,担心南下回去之后,哪怕只是请假一个礼拜,回来不能像别人可以直接上课,自己需要休息,还要备课,一下子又耽误了好几天。

还要备课?还要备课!

不要说大教授了,现在很多老师,一条教案走天下,几十年了,还是以前备课的教案,完全不做任何的改变,更不结合现有实际,而陈先生,教授中的教授,很多教授还要去听他课的,还每每备案,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或许就是他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所在。不要说为人师表的老师,就是平常的我们,偶尔看到一篇文章,是之前读过的,在读时,你又有多少概率可以读下去呢?

每每备课,这对于我们来说,相当于一部电影,连续三天看了三遍,在看第四遍的时候,你还可以不快进、不倍速,且认真看吗?显然很少能做到,但这却是别人之根本。

这份信里都是这些小事,而且都很正常,说的也很贴切,没有用什么典故和华丽的词语,但陈先生的为人跃然纸上。特别是信的主题: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

当我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空洞的学术和规则,哪怕是如此大的先生,在一些基础上都会有这样的弊端,毕竟这是姚成文的,是要立项的。但内容却是生活百态,而点睛之笔就是切合主题。

其实我本不愿意说些什么,毕竟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不胜枚举,但每次还是会感慨一下。或许是现实生活的缺失让我们开始追忆以往。亦或许是看了太多的不甘,在追忆那些年华。无论因为什么,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感觉都应该再说一说,毕竟这是在自我心理种锚,也是给其他人种锚,说服自己,教育别人。虽说言传身教,但一些高度的教育还是应该有的,毕竟那是眼界的提升。

多说真的无意,只是希望,这些关系全部纲纪精神的论点,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