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斯”与“是”争论的喋喋不休, 其实是对教科书事件的失望

这两天,关于中学课文中的一段文字“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引起了网友的人类讨论。争论的核心是很多70后、80后乃至90后,都坚定的认为自己读书时原文应该是“斯人”,现在的教材有篡改之嫌。

网上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尽管有网友照出了70年代到现在的课本,表示老版的教材也是“是人”,但众多网友却表示不服。认为群体记忆不可能有错,称有人动了自己的时间线。

随着热度的上升,人教社出面回应,引经据典并称历次版本中都是“是人”,指明了选文的根据,以及两个字的历史渊源。甚至连语文方面的泰斗温儒敏出来解释也不能让争论平息。

其实仅就这两个字的问题,倒也不难解释。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历史上“斯”和“是”两个字在不同的时期各有引用。先秦时期“是”比较常见,汉朝以后,“斯”字才出现在有关文学作品中。

中国历史悠久,文字也在不断发展。很多古代文学中都有通假字,是和斯两个字在文章中表达的意思相同。再加上春秋战国时期印刷术还没有出现,文字多以抄写为主,不同时期有修改也实属正常。

说白了,这两个字无论怎么使用都没有问题,对文学思想也没有太大影响,更不影响孩子思想等严重问题。我们认为原文是斯有可能是以往的教科书版本不统一,或者当时一些教辅出现问题所致。

到此关于是和斯的争论可休矣,但在这次的争论中,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一些网友坚持认为现在的教材存在问题,有人故意篡改中国传统文学,他们坚持认为八九十年代的教科书才是经典,应该以此为准。

这样的观点当然没有道理,且不说两个字的问题,根据时代的发展教科书作出适当调整无可厚非。年代不同,所处的环境和语境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非要强求教材从一而终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其实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重,更深层的原因是教材插画问题引起大家对教育的担忧。今年夏天,关于人教版插画的问题发酵,尽管新版已做了修订,有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但大家仍觉得不够彻底。

于是网友开始纷纷关注起中小学教材,在大家的仔细审查下,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教材中收录的“刘胡兰”情节荒谬,小学一年级教材中的一些生僻拼音:chua,也引起大家的吐槽。

大家的关注应该说是一个好事,集思广益才能促进教材的进步。有了更多人的监督,教材的质量才能越来越高,我们的下一代得到的教育就更完美。

但另一方面,大家也应该尊重教育部门的智慧。对一下问题的讨论不应该超出文化的范畴。文化入侵固然可怕,但臆想的阴谋更给社会添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