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个体心理学有几个核心概念, 正是这些, 贯穿了儿童教育的底层逻辑

基于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我们要讲到几个核心概念,也正是这几个概念,贯穿起了儿童教育的底层逻辑;本书还讲到了一些关键判别要素,通过这些要素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识别儿童问题,挖掘出儿童的根本问题,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因果联系。儿童教育与成年人类似,所以,想要教育儿童,必须是全面了解儿童,才能得以正确的引导。

个体行为是由人格的统一性驱动和引导的。多面体人格造就多种行为模式,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表里如一,准确表达好恶。我们不能孤立地解读儿童的特定行为,当下发生什么会做出何种反应,是需要客观看待的,它不是单独的音符,而应该看成整个乐章的一部分。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基于孩子的生活背景。

人格构成的完整性,是全面认识自己的过程,允许多面存在才健康,并不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看法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因人而异。分析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要纵向,从儿童时期开始,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一次次成功的过程可以减弱自卑感,获得"心理补偿"。被贬低、被轻视、不安全感和自卑的情绪,在心里日渐壮大,往往容易触底反弹,以此获得补偿和达到完美。

社会情感需求: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教育方法。儿童和成年人都有需要人与人的行为交叉,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完成自己的任务,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情感需求,是判断儿童是否心理健康的依据。追求优越感vs社会感情:二者都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获得肯定和认可是人之常情。只是个体可以不依赖于团体,社会感情依据的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群体和社会。

社会感情更合乎真理和逻辑,它由于个人追求优越感。(原因:社会感情反应了个体身体力量的不足,人类需要形成群体去保护自己。因此,一个人的婴幼儿和儿童时期是培养和促进社会感情最好的时期)。如果父母、老师不理解孩子行为的根本原因,很可能造成负面的反馈,加重孩子不良的行为模式,形成恶性循环,成为问题儿童。父母和学校,应该帮助孩子保持心理平衡,不要过分追求优越感,也不要过分自卑。让孩子认识到面对失败不能气馁,找到问题,认识到不足是正常的,把挫折当成新问题去解决,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判别要素】三个基本问题,发现儿童的真实自我,判断他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也能展现他的人格特点。社会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不局限于结交朋友,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还包括友谊、同事关系、诚信、忠诚等。职业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主观意愿决定,而是你的认知环境带给你的,也取决于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两性问题:如何与异性相处。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婚姻问题,体现了个体人格上的缺陷。孩子的行为模式,是由其他的目标决定的。当我们解读孩子的特定行为时,要根据他的全部生活情况发掘出他的目标。针对目标,在自卑和追求优越感两者的较量下,他会采取一系列行动。而这一系列行动,会得到父母、学校的相应反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