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

中科大最有影响力校长之一: 严济慈任期5年, 使中科大脱胎换骨

说起国内的顶尖高校,自然少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所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带动合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名校,一直都是国内基础科学研究、尖端技术研发的先锋。

都说好的大学离不开一名好校长,中科大也是如此。

改革开放之后,已经迁至合肥的中科大,迎来的全新的发展时期。但刚刚来到合肥,外部资源不如北京,加上部分当时与中科大一同迁出北京的高校都陆续迁回北京,中科大内部出现了一些人心浮动的现象。

1980年开始,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出任中科大校长,作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严济慈校长虽然任期只有5年,但他为中科大做了很多基础的建设和改革,不仅稳住了人心,更使得中科大快速发展,奠定了中科大日后成为世界名校的基础。

中科大严济慈像

中国光学研究奠基人

严济慈是近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是“中国研究水晶压电效应第一人”,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领域有重大建树。

1901年,严济慈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一个农村家庭,17岁时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法国读研,并于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严济慈在东阳县立中学毕业证

学业有成的严济慈并没有被法国优厚的条件所吸引,而是选择了回国。新中国成立后,严济慈等物理学家开始得到重视。1955年,严济慈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如今的院士),后任技术科学部主任。

那时候,新中国的建设如火如荼,正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当时国家的科技力量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而中国科学院汇集了全国科学人才,如果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创办一所专注于尖端技术的新型大学,就能快速培养优秀的科学后备力量。

1958年6月8日,中国科技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严济慈也是筹备委员会的委员之一。为了使这样一所大学能够顺利创办,严济慈等人积极奔走,联系各个部门,做好了充满的准备。

同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而严济慈则当仁不让成为中科大教授。

可能那时候就连严济慈也没有想到,后来他会成为中科大的校长,而且是最有影响力的校长之一。

引领中科大再度崛起

因为有中科院的“撑腰”,中科大自成立开始就吸引了大批人才,建校第二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中科大与北京许多高校一起,整体迁出北京。几经周折后,中科大来到了安徽合肥,从此改变了发展轨迹。

在“文革”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科大的发展也进入十分缓慢的地步,甚至一度交由安徽省主要领导,完全没有了早些年办学的“血气方刚”。改革开放之后,中科大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此时,严济慈担任中科大的副校长,开始筹划在原北京中科大校址上创建中科大研究生院。作为全国第一所研究生院,该学院一直得到严济慈等人的大力支持,后来成立后,严济慈亲自出任首任院长。中科大也在这时候,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天才少年班。

时间来到80年代初,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风潮。1980年4月,严济慈开始掌舵中科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大地推进了中科大迈向一流大学的进程。

中科大

第一个重大推进是完善中科大的人才培养体系。

1980年7月,严济慈校长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科大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培养中科大高水平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完整体系的培养目标,从而建立了中科大授予三级学位的完整学位体系。

同时,中科大也开始实行学分制,并且在校内实行免修、选修、跳级等措施,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学业;

1985年,中国科大还开办了不分系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班,设立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试行导师制,能够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单独拟定培养计划。

通过多种措施的改革,中科大的人才培养体系日渐完善,为各级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第二个重大推进是提升了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

中科大从一开始成立就定位为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培养国家需要的顶尖人才。

严济慈担任校长之后,增设了一些当时急需的新兴技术方面的系科、专业,使中科大培养了大批当时国家需要的人才,奔赴到社会所需的各个领域。

学生在学校里不是只会停留在课本上,要提升科研水平,就必须多参加科研活动。严济慈鼓励学生尽早参加学校的科研工作,设立学生科研专项费用,开放部分实验室供学生使用,鼓励学生进军科技前沿。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严济慈积极支持学校与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外机构的合作交流,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培养。5年时间里,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归来后成为中科大的教学、科研骨干。

第三个推进是为中科大争取了大量优质资源。

国家在“七五”期间列举的重点建设大学名单中,一开始并没有中科大。1983年12月,严济慈上书中央领导同志,陈述了中科大的资源、实力,使中国科大顺利成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大学之一。

同时,他还积极拜访安徽省、合肥市领导,为新校区的建设争取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因为学校扩建完成,中科大也终于下定决心留在合肥。

严济慈任职期间,中科大还创建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大科学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也开启了大型实验室进驻高校的新纪元。

几年时间里,中科大各项工作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培养出国内第一批博士,人才专业水平高,各领域人才进入投身工作后被能成为各领域的引领着,被誉为“科大现象”。

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名誉”不减当年

1985年,严济慈年事已高,无力再为学校奔走,因此卸任中科大校长,转而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虽然不再主持实际校务管理工作,但他对中科大的关心和支持从来没有停止过。

1991年12月,中国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举行国家鉴定和验收仪式,校方邀请中国科大名誉校长严济慈前来合肥出席仪式。当时严济慈已经91岁,依然顶着寒冬前往,足以看出他对中科大的重视。

如今,严济慈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和对建设中科大所做的努力,都已经永久载入史册。

严济慈出席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验收仪式

中科大为了纪念严济慈,于2009年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创办了培养高层次物理人才的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也就是著名的“严济慈班”。如今,整个班已经成为赫赫有名的顶尖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了包括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研发团队最年轻成员邓宇皓、“石墨烯神童”曹原等。

2012年5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许可,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第10611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严济慈星”。

如今的中科大,“千生一院士,八百硕博生”,20年不扩招,坚持小规模、高质量办学,是享誉中外的研究型大学。相信中科大继续努力,很快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告慰严老,也为中国现代教育树立值得学习的榜样。

参考资料

方黑虎(中国科大档案馆副馆长):《温暖人物 | 严济慈:中国科大是我的掌上明珠》

光明网:《【科技名家】严济慈:一生追寻科学之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