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 考级

我, 13岁随父亲来中国, 学中文, 读大学, 完全把自己当成中国人

讲述:科尔

整理: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叫科尔,目前在一家德国企业工作,中文名叫钟科。13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工作的调遣,便跟着单身父亲来到中国生活、学习,到如今在中国生活了16年时间,不仅在北京安家,还娶了中国女孩做妻子。

1993年,我出生在德国慕尼黑,在我4岁的时候,妈妈便移情别恋,扔下我和爸爸,选择远走高飞,至于什么原因,那个时候年纪小,并不清楚。因为平时她也在外面,很少回家,而我从小是跟着祖母生活,对妈妈的离去并没有什么印象,而爸爸也因为工作的缘故,每个月大概只能见面一次,但我和爸爸感情很好。

后来,爸爸娶了继母,可两个人因为一些琐事经常吵架,最后在我12岁那年,他们选择离婚,好的一点是,他们并没有孩子,这就意味着,爸爸会把所有的爱,都给我独享。

生活会让一个人意志消沉,也会让一个人改变,而我爸爸就是属于后者。

当时爸爸工作的公司要派一位会中文且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而我爸爸恰好大学期间就学过中文,而且很痴迷中国文化,尤其是川剧,所以就自告奋勇的报名,但他也向公司提出一个请求,就是要带着我到中国。

这个请求被同意后,爸爸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举着我满客厅跑。

可我对中国并不了解,甚至很陌生,顶多只听过中国这个国家的名字。2006年,年仅13岁的我,来到中国北京,很快便给我联系好一所学校,可因为不懂中文,所以上课的时候,只能用英语交流。

爸爸的工作很忙,但还是会在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后,利用仅有的空闲时间教我中文,但毕竟不是每天都有时间,他是一个工作狂,长大后才知道爸爸是一个多么无趣的男人,也明白妈妈为什么要离开他。

我从14岁开始,便跟着一个中文老师学习中文,并且还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等我读 的时候,已经可以用中文流利的交流。父亲自豪的说:“你在语言这点上非常像爸爸,很有天赋。”

确实,我学习语言的能力很棒,在德国,很多人不会讲英语,而我恰好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英语,因为妈妈是英国人,所以,在儿时便接触双语教育,不过妈妈离开我太早,英语还没完全掌握就离开了。

而爸爸会说四五种语言,所以,后来还是跟着爸爸学的英语。

中式教育和德国完全是两回事,德国的学校更注重发挥特长和实践,而中式教育更注重书本上的知识和思维拓展,但两者虽然方式不同,能够学习到知识是相同的道理。

读完后,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但那个时候,更想早早地参与到工作中,并不想考研究生或者读博士。在读大学期间,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姑娘,我们是同校的学生,在认识的第三年,也就是大学毕业那一年确定的恋爱关系。

我父亲非常欣喜,因为他感觉到我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平时除了和父亲沟通是用德语外,基本上都是中文,甚至还会说北京话。

2018年,我和女朋友薇薇在北京举行了婚礼,从此便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平时,我和薇薇会和岳父母住在一起,因为这样就可以吃到岳母做的可口的饭菜。

薇薇是四川人,吃辣椒很厉害,而对于一个德国人来说,吃辣椒是一项挑战,我从不敢吃火锅到现在每周都要吃一次火锅,用我太太的话讲:“娶四川人随四川人,必须要学会吃辣,不然就有代沟了。”

我发现,中国人很自信,不管是在文化上还是科学上,每个中国人在对外国人谈论文化的时候,都很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很多时候,都会说的非常精细。而在科技上,只要有新的发明出现,大家都会很关注这件事的走向。

当然,我也是如此,一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马上就会和妻子分享,甚至妻子经常说我完全不把自己当外国人。

对于中国,我有着独特的情感,因为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成长和学习知识的地方,尤其是在娶了妻子之后,我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也许,对一种文化的认可,便会爱上这个国家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