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苏州教师编制: 除北京四校, 其余均遭拒绝, 学历门槛更是水涨船高

教师编制是应届生炙手可热的选择,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福利待遇越好,对学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多在高校校招中优先选拔。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2023年的校园招聘启事,标题赫然表明:只要北京四校的学生,其余一概不考虑,遭到网友的群嘲:吃相太难看。

作为待遇不算顶尖的招聘地区,不仅点名只要四校,还对四校的学生提出了更严格的筛选条件。苏州你到底凭什么?手握“编制”就能如此目中无人吗?

苏州教师招聘惹争议,除北京四校外均不考虑

所谓北京四校,指定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毋庸置疑,个个都是一顶一的优质名校。

教师编制岗位炙手可热,招聘对学历加以限制无可厚非,但把目标直接定到北京四校这合理吗?先且不说这些高校毕业生看不看得上。

单看苏州舍近求远的离谱操作,明显就是不把上海的四所985大学放在眼里。如果说苏州的底气仅来自于编制,那简直可笑至极。

各地区都有教师编制的招聘,相比其他城市,苏州的待遇并不是一顶一的拔尖儿,就拿深圳举例,优厚的福利待遇远超平均水平,就此才留得住人才。

上海的复旦、交大、华东师大,随便哪个毕业生,实力都不容小觑,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都是被抢着要的优质毕业生,不曾想还有被苏州打脸的一天。

不仅如此,苏州此次校园招聘,还拉高了中学教师的学历门槛:只要研究生。只有小学教师才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放宽条件至本科生。

苏州招聘的行为,不合理中带着明显的歧视。虽然只是校园招聘,后续还有社招,但作为招聘第一站,又是直指北京四大高校,其他师范生只能干瞪眼。

就算此次校招未招满,但占据了招聘总数半壁江山,后续其他师范生参加校招时压力更大,而且按照管理,社招的难度远远高于校招。

手握编制,就敢目中无人,可见编制有多香,不仅报考的学生知道,招聘者更是心知肚明,掌握了招聘市场的选择权,就算明目张胆的搞歧视,其他学生也无可奈何。

编制炙手可热,非师范类高校也加入其中,师范生又该何去何从

就此次招聘通知不难发现,四校之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其余三所学校都是综合类大学,教师岗位的招聘,在提高学历门槛的同时,学校类型的门槛却放宽了。

过去几年,各中小学在招聘教师时,除了必备的教师资格证和教学能力外,对师范类院校的出身格外看重。

近些年,教师编制变得更加热门,不少学生为了提升竞争力,会选择读研来提高学历,但应聘人数过多时,校方还是会采取优中选优的政策。

如果两位教师实力相当,则会考虑本科和硕士学历的院校是否为师范类院校,这也是早些年本科师范生们引以为傲的“出身问题”。

也算是对师范生的一种保护。但如今,师范大学早已不是必要条件,大家似乎默认了:清华北大最好,所以毕业生也一定比所有的师范类毕业生都好。

也因此,更多名校毕业的非师范生站在了三尺讲台之上,传授知识。少有人会质疑什么,毕竟都能考上清华北大,教个中学生还不是绰绰有余。

实则不然,师范类院校作为指向性培养教育类人才的高校,除了文化课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多和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授课内容。

比如如何写教案、如何备课、板书的训练等等,这些教师基本功都是综合类大学的课程中所不具备的,一个教师,就算来自清华北大,站在讲台上,板书写的七扭八歪,也会被诟病。

虽然在招聘非师范生时,会对专业进行一定的限制,但作为教师的素质培养欠缺,是否能成为一位有师德、有责任心的教师还不得而知。

笔者寄语:

综合类院校进入教师编制的竞争,给整个教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少师范生顶着就业压力,不知何去何从。

为避免师范院校从热门转为冷门,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提高非师范类院校上岗教师编制的标准,对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有基本的保障。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