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据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目前,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3人。从今天起,我将分15期(每期10至11人,按照他们的姓氏拼音为序)介绍他们的风采。

艾国祥院士(1993年当选)

艾国祥,1938年2月17日生于湖南益阳,博士生导师,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卫星导航与通信项目组组长,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创始人 。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2000年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2001年任国家天文台台长 。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艾国祥以太阳物理、空间天文、卫星导航为研究领域 。他是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空间太阳望远镜”的首席科学家 。他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了太阳磁场望远镜,获1987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太阳磁场和速度场研究,其研究成果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了多通道太阳望远镜,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2003年以来发明并主持中国区域导航定位系统(CAPS)的研发 。他主持建立的怀柔太阳物理站,装备有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被誉为“世界最重要的太阳物理天文台之一”和“地基最完整的太阳物理天文台”。

为了弘扬艾国祥院士的学术思想、科学成就,国家天文台决定将国际永久编号39860的小行星命名为“艾国祥星”,并向国际小行星中心提出申请。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投票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17年10月5日发布第106501号《小行星通报》告知国际社会,第3986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艾国祥星”。

白以龙院士(1991年当选)

白以龙,1940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祥云,籍贯浙江宁波,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

白以龙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6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2年—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白以龙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领域,针对变形局部化问题,建立了热塑剪切模型方程,并得到关于热塑剪切不稳定性条件,局部化演化规律和剪切带晚期结构等结论。提出了延性极限的不稳定性机理和剪切带对延性破坏的作用,阐明了镦压中表面开裂的现象。针对真实材料受外加载荷产生大量微损伤的问题,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和多应力脉冲技术以及微损伤非平衡统计演化的实验方法,提出了统计细观力学的理论描述和破坏规律,并用于中国飞行器的研制。针对非均质固体的破坏现象,提出了损伤演化诱致突变,样本个性行为,跨尺度敏感性和临界敏感性等概念,并应用于说明岩石破坏和预测地震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20世纪70年代,参加了爆炸法制造金刚石的研究。提出了应力波的衰减机理,用于解释核爆炸波的传播。

20世纪80年代,白以龙领先建立的热塑剪切变形的控制方程及一系列创新结论,被国际上一些文献所引用,被称为“白模型”、“白判据”。

蔡荣根院士(2017年当选)

蔡荣根,1964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宁波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党委书记。

蔡荣根1985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3月被选为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会士;2019年7月当选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202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3年任宁波大学校长。

蔡荣根主要从事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研究。提出了Gauss-Bonnet拓扑黑洞解,该解被国际同行称为Boulware-Deser-Cai黑洞解,在引力性质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提出了拓扑德西特时空,证明了渐近德西特时空的视界熵满足共形场论的Cardy-Verlinde公式。从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导出了描述宇宙动力学的Friedmann 方程,证明了宇宙视界具有霍金辐射,相关温度被国际同行称为Cai-Kim 温度。

常进院士(2019年当选)

常进,男,1966年7月生,籍贯江苏泰兴,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探月天文应用分系统主任设计师,863-703项目和973子项负责人,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

常进于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研究生学位;1992年8月到紫金山天文台进行科研工作;199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7月获紫金山天文台空间探测博士学位 ;2019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2020年9月30日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进在暗物质粒子空间探测、空间天文观测设备研制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常进创新发展了一种高能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探测ATIC实验。基于该技术方法,常进提出并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专项的首发星)项目。"悟空”号于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世界领先,被《自然》(Nature)杂志誉为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新时代,已在电子宇宙线与质子宇宙线的能谱测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常进还率领团队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为神舟二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成功研制了伽玛射线谱仪。

常凯院士(2019年当选)

常凯,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民盟中央常委。

1996年,常凯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1998年至2001年,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物理系合作研究;2001年,获得百人计划资助并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凯从理论上预言了自组织InAs量子点和V型量子线中非对称的Stark效应,并被国际上著名的实验组证实和引用。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对球形层状量子点的理论研究,并预言了可能存在II型激子。发现耦合量子阱中磁激子的基态是长寿命的暗激子,解释了A.C.Gossard小组观测到的反常实验现象。他系统细致地研究了不同自旋注入方案的优缺点。尤其是稀磁半导体量子点注入方案可以克服强磁场的障碍,研究了稀磁半导体二维电子气的纵向磁阻。在此基础上,考虑自旋-轨道耦合,发现在弱磁场下可以在弱极化体系中实现共振自旋极化。他提出利用半导体极性界面调控半导体量子结构能隙,发现极性界面处存在极强的局域电场,可以显著的改变其能带结构,后得到实验证实。这为人工设计半导体物性打开了新的途径,在半导体结构中实现宽光谱光电响应(从红光到太赫兹);在主流半导体(Ge,InN)中实现拓扑相,突破了拓扑材料仅限于含有重元素的窄能隙体系的传统认识。发现窄能隙半导体非线性Rashba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指出Rassba线性模型是常凯模型的一阶近似,而非线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纠正了长期广泛使用的Rashba模型随动量增加而出现的严重偏差。预言窄能隙体系是观测自旋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并提出电场调控磁性的方案, 为自旋调控提供了新机制。发展多带多体有效质量理论,在窄能隙半导体量子结构中发现激子绝缘体及新奇电子态的存在,得到实验验证。

陈彪院士(1980年当选)

陈彪,男,1923年11月23日出生于北京,福建福州人,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

1946年陈彪从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台湾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半年;1947年转金陵大学物理系任教,同年8月到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至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1985年担任云南天文台名誉台长。

陈彪早期在辐射和天体物质的交互作用、致密物质、天体物理中的流体力学、宇宙学和哲学方面的探索研究中取得一些高水平科学成果。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探索“在天文环境中有实际意义的可解释的天文现象的观测和信息处理”方面,在太阳物理领域的仪器设计制作、太阳观测站的大气环境、太阳活动周期、太阳对流层结构等探索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数十年来在组织推进中国太阳物理观测研究、筹划其布局和发展、负责组织协调多次太阳活动周期的全国观测研究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陈和生院士(2005年当选)

陈和生,1946年8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籍贯福建省福州市,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研究。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79年4月被派遣到德国汉堡的德意志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在丁肇中教授的Mark-J实验组工作。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同年11月,回到中国,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年晋升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陈和生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研究。在参加Mark-J实验中系统地发展了簇射计数器的刻度方法,提高了位置和能量分辨率,从而提高了能流测量精度,为三喷注事例的发现做出了贡献。参加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L3实验物理方案制定和探测器设计,负责过强子量化器程序包的重建工作,开展了有关?物理结果分析、L3上检验标准模型、测定电弱参数和中微子代数等工作。作为阿尔法磁谱仪大型永磁体系统研制的技术负责人,领导和协调合作组工作,在系统总体方案、运用高能物理蒙特卡洛方法设计、优化探测器和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和一些预研工作。

他做出来了很多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包括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这次重要的科技成就它使得中国所在的能量的领域,叫璨物理的研究的能量领域这个牢牢处在国际领先地位,而且这次研究成果引导了在这个领域里的国际方向产生了这个领域的热点。影响力虽然大型强子对撞机建在了欧洲,但它是一个寄予了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并且由全人类共同打造的科学奇迹,也许还不知道,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以平等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国际顶尖科研项目当中,不仅有很多科学家参与了对撞机的研制和两项主要试验,对撞机探测器的部分结构也在中国研发,并且中国科学家今后可以分享对撞期间的研究数据。

陈佳洱院士(1993年当选)

陈佳洱,男,1934年10月1日出生于上海,核物理学家、加速器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佳洱于1954年从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5年被调到北京大学工作;1963年至1966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卢瑟福高能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69年被下放到汉中分校;1978年从汉中返回北京,参与制定低能核物理加速器研究的规划;1982年至1984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核物理实验室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做访问科学家;1984年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1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11月担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独立董事。

陈佳洱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是低能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领导完成了4.5MV静电加速器的设计与建造和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改建与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中国首台碳-14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主持新型重离子RFQ加速结构和射频超导加速腔的试验、设计与研究,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结合加速器项目深入研究束流物理,在提高束流输运和利用效率方面作出了贡献。

陈建生院士(1991年当选)

陈建生,男,1938年7月生,福建福州人,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评审组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人事部博士后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

陈建生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任研究实习员;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助理研究员;1986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3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

陈建生主要从事天体物理理论研究,研究类星体巡天、类星体吸收线、星系际介质、星系物理、施密特CCD测光及大视场、大尺度、大样本天文学。陈建生与其他学者合作首次得到类星体吸收线光谱中Lya/Lyb的强相关,以及Lya/Lyg强相关的最好结果,从而确证了高红移宇宙空间原始氢云的存在;与同事合作通过分析类星体吸收线证明了高红移星系的存在,并通过对元素丰度的测定和比较显示出星系化学组成在百亿年内的演化;在中国率先开展类星体物端棱镜巡天,发现上千个类星体候选者。结合中国条件,发展了实测手段并开展研究;首次提出并与同事一起实现了在施密特望远镜上用CCD进行多天体同时快速测光的方法,开辟了一条大样本天文研究的新途径。曾领导BATC(北京—Arizona—台湾—Connecticut)CCD多色巡天计划。主持“九五”中科院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和“973”项目—星系形成与演化。

陈木法院士(2003年当选)

陈木法,1946年8月22日出生于福建惠安,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

1969年陈木法从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1972年被分配到贵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书;1974年被调到贵阳师范学院数学系工作,先后担任教师、讲师;1978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1980年提前一年半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受国家公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修访问;1983年11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的第一位自己培养的博士、也是中国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1986年至1987年担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员;1997年至2000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0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02年受邀在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数学协会Fellow。

陈木法主要从事概率论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他将概率方法引入第一特征值估计研究并找到了下界估计的统一的变分公式,使得三个方面的主特征值估计得到全面改观;找到了诸不等式的显式判别准则和关系图,拓宽了遍历理论;还研究了非遍历情形的衰减等稳定性速度,发展了谱理论;关于双边Hardy型不等式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最早研究马氏耦合并得出一条基本定理,更新了耦合理论并开拓了一系列新应用;最先从非平衡统计物理中引进无穷维反应扩散过程,解决了过程的构造、平衡态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等根本课题,此方向已成为国际上粒子系统研究的重要分支;完成了一般或可逆跳过程的唯一性准则并找到唯一性的强有力的充分条件,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彻底解决了“转移概率函数的可微性”等难题,建立了跳过程的系统理论。

陈难先院士(1997年当选)

陈难先,男,汉族,1937年10月生,浙江杭州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民进中央副主席,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863计划监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陈难先于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年8月—1979年3月任北京钢铁学院助教;1979年3月—1980年8月任北京钢铁学院讲师;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1986年5月—1986年10月任北京钢铁学院讲师、教授;1993年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1994年4月—2000年5月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5月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陈难先主要从事物理中的逆问题、材料物理中第一原理原子相互作用势研究及应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原子级模拟计算研究。在国际上明确提出凝聚态物理和应用物理中玻色、费米及晶格三大类逆问题,并发展了独特而系统的方法,得到一系列新结果。在晶格比热逆问题研究中发展并统一了爱因斯坦与德拜的经典工作,在凝聚态物理的应用方面有首创性;黑体幅射逆问题的普遍解为遥感和天体物理学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法。以上工作曾得到英国《Nature》杂志主编整版评论,认为是开创性工作,方法十分巧妙。另外,《Physical Review》《Physics Letters》等重要杂志也都有专门评述,命名陈定理。在核结构、电路分析幻方变换群、静电屏蔽、薄膜光学性质、调制法。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