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广东>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师生赴珠海调研

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1日电 (李映民 覃祺 黄力)近日,应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邀请,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立彬率队前往斗门等地进行调研。大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搜集与口述访谈等方式,与斗门区地情专家和相关文博专家一起寻访小濠涌村邝任生故居、黄沙坑革命纪念屋、南门村菉猗堂等地,深入挖掘斗门旧街的历史渊源,并在斗门、珠海、中山等地档案馆、图书馆、方志办进行大规模的史料搜集。师生们走进田野,重回历史现场,整理挖掘斗门旧街及其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

珠海墟场始于明嘉靖年间的斗门墟。在清代,斗门已有水路来往于江门和石歧等地,商贾贸易繁盛。斗门墟周边及江门、新会等商人、华侨和外国传教士纷纷到此经商传道,从而加快了当地中西商业和宗教文化的交流。1928年,墟内失慎,整条街的大部分商铺被烧毁。随后,当局专门成立斗门墟建设委员会,聘请美南浸信会牧师嘉理慰(John Laurels Galloway)规划设计街道,逐步建成大马路、二马路和民主街等商铺建筑群。如今,透过旧街的廊柱骑楼以及那些尖顶的装饰柱、七彩缤纷的满洲窗棂、色彩斑斓的彩画,依然可以想象出重建后旧街商贸的鼎盛发达和东西方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本次调研计划编撰《斗门旧街历史渊源挖掘史料汇编》,重点关注挖掘其得天独厚的赵宋皇族历史文化资源、中西文化优质资源与岭南古建筑群资源,弘扬以爱国主义、开创精神、革命基因为内涵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专家组在调研时认为,斗门地区所处在的区域是从澳门到广州的中心地带、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也是珠三角地区革命与抗战的主要区域。开展斗门旧街历史资源的挖掘,既还原出一个真实客观、多维动态的地方社会,在全球性视野下推进区域史的研究,也将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动力。(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