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广东>

巧!孙中山当总统后,偶遇一童,竟是19年后的高考状元

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一个午后闲游玄武湖。偶见在内务部工作的一位司长朱文焯,朱文焯曾留日,也是同盟会会员。他到政府任职还是内务部次长居正邀请的,曾和孙中山讨论临时约法,所以孙中山和朱文焯认识。

此次见面,孙中山还看到了朱文焯的家人,妻子周积芸儿子朱雷章。当时的朱雷章是七岁孩童,正在上小学,孙中山也不会料到这位儿童会成民国第一位状元。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仿效西方文官制度,创立考试权独立的制度。凡国家人才任用,都要考试院操纵,称为总理遗教。于是考试院成为政府人事枢纽,但规模不大,考试院院长一职均由戴季陶担任。考试院的院址在南京东岳庙,整个建筑仿古,门卫也是身着古装的武士。因为建造别致,被称为“花园官署”,兼具近代官府格调。根据国民政府的法律,高等文官考试两年一次,1931年举行第一次考试。考试成绩90以上为特等、70分以上优等、60分以上为中等以下不及格。在抗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一共举行5次高考,特等者只有两人,其中一个就是朱雷章。

朱雷章参加的是第一次高考,朝野希冀“国家第一次抡才大典”能弊绝风清,所以考试很严格。而朱雷章考出特等时,震惊了全体考官。因为是国民政府第一次举行高考。监察院长于右任和戴季陶决定,将本届首选提任监察院监察委员,以示奖励“开科状元”。当时监察委员不过30人,消息经报界传播,各省应考者不绝于道。这届考试有笔试有口试,笔试科目有国文、中山遗教、宪法、财政学、刑法、中国近代史等,涉猎极广,无疑增大了考试难度。加上考试的命题和评分标准高,所用评卷人员多是国内顶尖学者,导致一万多国内外大学毕业生只有50人及格。后来不得不通过提高国文和中山遗教的比重,以让更多人及格,初榜共录用100人。

朱雷章作为第一名在中国近代史一科中的作答则令考官称奇,引来主考官重视和闱场轰动。考官们看到朱雷章的作答后,撤换批语3次,赞为“通场之冠”。决定在考试结束后,由考试院印成书发行,如果不被录取则向高校推荐当历史教授。不想的是,朱雷章在宪法、财政等10多门也冠绝全场,总分是最优等第一名。这大大超出考官预料。为何朱雷章能如此惊人呢?朱雷章六岁学中外历史,并作多部读史笔记,为他打下坚实史学基础。14岁考入浙江法政专门学校,其父朱文焯著有多部法律书籍,也让他知道足够多的法律知识。“五四”后,他受自然科学影响进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19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交通部南洋大学,连续六个学期斩获第一。在随后的口试中,朱雷章也表现惊人。被要求连作两次专题演说,对答如流,斩获好评。朱雷章由此成了“民国状元”。经过两年历练后,他成为监察院监察委员,年仅28岁。是国民政府最年轻的政务官,之后他还监察第二、第三届高考等。1941年,朱文焯逝世,朱雷章返回上海。加上曾受重伤,只得离职闲居,后来定居苏州。1995年以90岁高龄病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