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湖南、湖北的一些学校由于天气原因推迟开学时,深圳的孩子们如期返校了。
一开学,很多学生家长就发现学校的课程表大变样了:上午由四节课改为三节课;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很多文化科目的课时都被压缩,尤其是英语课,课时几乎减半……
课程表的大变化,引起了深圳家长们的广泛关注,这几天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大家意见不一。
不少家长为这样的改变叫好,表示现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太脆弱了,应该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希望学校能够贯彻到底,让孩子们每天都能锻炼身体。
有家长则认为这样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运动锻炼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挤压文化课,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利于中考和高考的竞争,可以通过加强课间10分钟来达到增加运动的效果。甚至有家长认为减少英语课是在倒逼大家花大价钱去外面的补习班学,增加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
也有人否定了部分家长的质疑,表示小学阶段的英语课一直很少,并不是现在这个学期才这样的。
……
显然,新的课程表是为了落实深圳“一天一节体育课”的课标改革而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部分家长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也都只有24个小时,现在的孩子要学的科目和知识越来越多,光靠上学校课堂上的课本来已经不够用,需要课后自学或者补课了,现在体育课又挤占了更多课时,相应的分配到各文化科目上的课时就更少了,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
要想成绩不倒退,就需要课后花更多的时间自学甚至补课,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反而更沉重,家庭的教育开支也更大。
实际上,不仅家长,连一些老师对“一天一节体育课”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此前,深圳一位从事中学物理教学20余年的老师,就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称深圳初中实行“一天一节体育课”后,每周在保证语文、数学、英语以及体育的上课课时后,才分配其他科目的课时,最后分到物理、化学、历史各3节,道法2节。这样导致小科目的老师上课时没办法详细讲解知识点,只能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更深学习,从而引发了师生疲惫和学生作业负担加重的问题。
由此可见,家长们的担忧是有客观依据的。毕竟课标要求就摆在那里,不管是哪个科目,要学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分给各任课老师的课时却没有改变甚至变少了,不可能都一一细讲,很多都是蜻蜓点水,然后通过布置作业等方式让学生课后学。现在为了保证体育课的课时,就必须压缩其他文化课的时间,只会把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只能说,在“素质教育”下,现在孩子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样样都重要,样样都要学,还得学出“素质”来。可时间就这么多,侧重了这个,其他的就会受到影响,然后就是不断的反复摇摆。大家都在不停去适应,大家都疲惫不堪。
可问题是,真的有必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才吗?只有这样才是素质教育吗?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