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河南> 高考

“抠门父亲”让女儿退学 ,逼她10岁直接高考,原因让人哭笑不得

“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也,治天下之大事也。”我们选择读书这条道路,选择走进校园学习,最大的目的并不是能学到多么高深的知识,而是在学校里接受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教育,让自己的身心健康地发展。但在河南,却有这样一个女孩,父亲让她退学,在家学习,逼她十岁直接高考。

天下不乏神童,但这样强行让孩子“成为神童”,揠苗助长的教育,真的是好事吗?

十岁读大学的“神童”

女孩张易文出生于河南商丘,父亲原本是一名老师,辞职后开了一家教育机构他曾经还声称自己是北大的博士,但后来被人发现这是造假的学历。

重点是,张易文的父亲从她四岁时就强行让她辍学,因为他认为上学又浪费钱财又浪费时间,而自己就是一名老师,懂得上学时所有的知识点,不如在家一对一为女儿教学,这样效率比较高。

张易文与父亲

张父甚至让女儿在几年内学完从小学到 的知识点后,就去高考。这无疑让张易文的童年承受了比同龄的孩子多几倍的压力。在别的孩子放假玩耍的时候,张易文永远在埋头读书。

而张易文真的在五年内就学完了别人要学十二年的知识。2016年,张易文九岁,对自己的教育充满信心的张父帮女儿报名了高考。于是,艳阳高照的六月高考季,商丘市的考场迎来张易文这样一个身高只有一米三,极其瘦弱的小女孩考生,同个考场的考生和家长都对此错愕不已。

这一年的高考,张易文只考了172分。这对于没有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的九岁小女孩张易文来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语文46分,数学31分,外语37分,综合58分,总分172分,这个成绩自然远远达不到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所有人都认为张父这只是让女儿“试一下水”,接下来会送她去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但没想到他却说:“易文今年考得一般,接下来还要好好准备,来年继续参加高考。”

张易文与父亲

于是,第二年,张易文继续跟着父亲在家复习,备战高考。2017年,张易文考到了352分,虽然还没有过本科线,但是这对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张易文被商丘理工学院录取,她的父亲并没有让她多学习几年,而是接受了录取的结果,让张易文去上大学。张易文手拿着录取通知书,笑容满面地跟父亲拍了一张合照,但她不知道,这样过早步入大学校园,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人生又会是沿着什么样的轨迹发展。

与他人格格不入

2017年9月,年仅十岁的张易文跟着一群十八九岁的大一新生,一同走进了大学校园。因为她是当年年龄最小的考生,所以成为了当地媒体报道的焦点。许多记者得知张易文去读大学之后,跟随她进入商丘理工学院去采访她,这对张易文自己以及学校的其他学生,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学校的秩序也因此被打乱。

张易文军训照

在军训时,张易文远远看去比身边的人矮了一大截,显得格格不入而进入大学生活的她,在人群中央是十分孤独的。

毕竟张易文跟别人的年龄相差许多,同学们都不愿跟这样一个心智还没有成熟的小女孩做朋友,张易文跟他们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同学们在分享从前在学校的各种生活时,张易文完全插不上话,毕竟她对学校根本没有什么概念。室友们在张易文面前,根本不敢谈起男朋友之类的话题。张易文之前在家时,因为在父亲的管教下,根本没有怎么看过电视剧,所以,当周围的人在追剧,在谈论新剧时,张易文也与他们格格不入。

室友们对张易文还是很友好的,很照顾这个只有十岁的室友,但她们之间的种种代沟是无法消除的。张易文没能交到任何一个知心的好友,但有心事时也不知道该向谁去诉说。

张易文

张易文过往的学习都是父亲一对一在辅导她,到了大学,都是几十个人或者上百个人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张易文无所适从。大学知识的难度也提升了许多,张易文一下子没有办法接受,在大一上学期时,她就有多门功课没能及格。学不好大学课程让张易文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常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生活中与他人格格不入,学习上又十分艰难,各个方面都让张易文感到人生就是一片灰暗的。她曾向父母提出从大学退学,但父母不同意,她只能继续在大学里,尽量适应着周围的生活,装成一个大人。

被迫成长,会形成什么人格

张易文的父亲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表示,让女儿较早进入大学是一件好事,能省八年学费,又能提早八年出来挣钱。但他实在没有顾及女儿的真实想法,也不知道女儿在学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张易文

张父也常常让女儿接受采访,暴露在闪光灯下,尽管女儿不太情愿。而他也常常用女儿来为自己的培训机构打广告,只要是采访,他都会穿印着培训机构字样的衣服。

三年过去,张易文还在大学校园里继续自己的生活,我们不知道她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但我们不免会思考,像这样揠苗助长的教育,真的是好事吗?

张易文其实一直都处于一种被迫成长的状态,而父亲的理由简单粗暴——能省下不少学费,能早点让她走上社会挣钱。他没有思考,这会让女儿形成什么样的人格。

时间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最宝贵的事情,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些都是特定的。如果强行将原本该经历的抹去,让那个阶段变得空白,再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样子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好事。在学校我们能学到知识,在家我们也能学到知识,但学校更多的是给孩子一个人际交往的机会,张父完全是剥夺了张易文这样的机会。

张易文

她也许真的可以早一点走出社会赚钱养家,但长大了就好了吗?她被迫成长的童年没有色彩,没有欢乐,没有朋友,长大了会怎么样?在校园里格格不入或许不是真正的问题,在社会上格格不入才是最大的问题。

《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妈妈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任务,交朋友是以后的事,对儿子的控制欲极强。她总是跟儿子说快快长大,长大了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童年的经历形成一个人的人格,这是一辈子都无法改变的事,教育和成长都不应该是这样追求速度的,孩子需要漫长的成长过程,才能在这世间真正地发光发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