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河南>

河南数学老师辞职去深圳找工作, 2个月后变成“流浪女”?

从受人敬仰的女教师沦落到街头流浪女需要几天?

深圳街头发生的故事给了我们答案:只要两个月。

一名女子身着一袭白裙,独自一人坐在天桥的一角。

她手上拿着的手机照亮了她的脸颊,年轻又靓丽。

现在已是夜幕低垂,天桥上来来往往的都是着急回家的打工人。

尤其是微凉的夜风吹过,带走周身的那一点暖气,催得周围的行人都加快了脚步。

唯独她一人还坐在那里,手机屏幕亮了又灭。

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她自然也会引来他人的侧目。

但她似乎一点也没受到影响,像是早已习惯他人的目光。

有好心的大哥停下来一问才知道,这衣着干净却露宿街头的流浪女曾是开封女教师。

原来,这名流浪女两个月前辞职来到了深圳,但是没想到,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她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此时,她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只得露宿街头。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这个女人会辞职来深圳?又为什么她一直找不到工作?

一、露宿天桥的女生

这里是深圳龙华区的一座天桥。

大杨(化名)像往常一样路过天桥,伴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潮快步往前走着。

随着夜幕一点点地落下,大地的余温也被一点点带走。

身上薄薄的夏衫有些招架不住,微冷的天气让他一个大男人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可走着走着,他看到一个女子坐在天桥下。

那个女子面容姣好,气质也不错,周身还算整洁。

可偏偏穿着一身单薄的白裙坐在天桥上,身边还堆着大包小包的行李。

要不要停下来问一问呢?万一这名女子需要帮助呢?

但大杨也怕自己贸然上前会吓到对方,不由有些迟疑。

他在原地停留了一会儿,装作玩手机的样子,默默观察着女子。

看她只是摆弄着手机,没有要离去的意思,也不像等人的样子。

可到底不清楚对方的状况,大杨最后也没有上前搭话。

这座天桥是大杨回家的必经之路,因此往后几天,大杨都有路过。

不过不同于往日的行色匆匆,大杨这几天都在有意寻找这名白衣女子的身影。

一连几天,他都能看到那个女子带着行李坐在天桥的一角。

即使她衣服整洁,还将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大杨也能基本确定,这女孩恐怕没地方可以落脚。

这世上,哪有人没个艰难时刻的。

大杨从前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因此格外热心肠一点,对那些露宿街头的年轻人都是能帮一点是一点。

大杨害怕吓到女子,只是买了些水和包装好的食物递过去,问她需要帮助吗?

这名女子倒也没什么戒心,接过大杨递来的东西后,就打开了话匣子。

你一言我一语地,和大杨聊了许多。

原来这名女子并不是深圳本地人,而是来这里求职的。

至于为什么会露宿街头,是因为来深圳求职的日子远没她想象中顺利。

她以为来深圳这个遍地是机会的城市,少则几天,多则几周,总归能找到她心仪的职位,所以身上没带多少钱。

却没想到一连几次求职都失败了,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两个月下来,仅剩的存款只能供她吃喝,住不起酒店了。

所以她决定先在天桥上落脚,等找到工作再考虑住处。

大杨有些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工作?

深圳别的不好说,找工作还是容易的。

那么多厂房常年招工,当个操作工,车间一天下来也起码有一两百。

而且大多工厂还包食宿,要是要应应急,还是很不错的。

大杨想了想,告诉女子:“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工作。”

大杨满心以为女子会答应,毕竟有选择的话,没有人愿意在外流浪。

不承想,大杨的提议被女子拒绝了。

女子表示自己最近已经找工作找到心灰意冷了,暂时不想找了。

这一切,还要从她的原职业说起。

二、原是开封女教师

想起教师二字,大家会想到什么?

是年少时,站在三尺讲台上、让人又爱又敬的他们?

还是每年三月与十月,动辄几百万人考的那张教师资格证?

又或者是踏上社会后发现的,无数人心向往之的铁饭碗?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公立学校的教师待遇已逐步提高。

考教师编制也就成了继考研、考公以外的,又一颇受大学毕业生青睐的出路。

不过考的人多了,自然上岸难度也就上去了。

考教师编制的要求并不高,大部分满足本科、相关专业、有教师资格证,这三个条件就可以报名。

于是,几百个人争一个岗位也就成了教师编制考试的常见名场面。

这样的激烈竞争下,考上的人也可以说得上是千军万马里闯出来的那一个幸运儿了。

大多数人拿到了教师编,叫苦叫累、觉得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也是有的,但愿意辞职的却是少数。

毕竟工资待遇还过得去,又十分稳定的工作不好找,要放弃也是要下定决心的。

但我们这故事里的主人公,这个流浪深圳街头的白裙女子就是个狠得下心的。

她冲过了独木桥,拿到了河南开封某公立学校的数学教师编制,却选择了辞职。

到底是什么让她放弃了公办学校教师编制呢?

是别人的三言两语。

进入学校工作后,她才发现教师这个行业远没想象中轻松。

不光要教课本知识,小学老师还要兼顾孩子们的生活。

这个跌倒了,那个东西少了……

无数琐碎的小事让她措手不及。

而班级管理只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还有学校行政下发的各种表格和学生父母的各种“咨询”。

繁重的工作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到手工资一看,应了那句玩笑话——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这让她一下就陷入了对工作不满的情绪中,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一点儿都不匹配。

而就在这个时候,身边的人提起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深圳龙华。

对新闻比较关注的应该都听过这个地方,近些年它也算是个热搜榜的常客。

什么名校硕士教小学生,什么清华北大入职初中……

其中,最出名的一条应该是龙华新区的教育局给教师开出了天价年薪——30万聘中小学老师。

这样的年薪哪怕对比起一线城市的公务员都是毫不逊色的,几乎是基层公务员岗位的三倍有余。

三、深圳:心向往之

动辄几十万的年薪加上食宿补贴和落户,这样的条件吸引了无数人去深圳碰运气。

人一多,就意味着竞争十分激烈。

如果说,普通地区的教师编制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深圳的教师招聘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看这几年深圳各个学校录用人员的背景就可以明白一件事:光会教书没用,学历和科研能力缺一不可。

但是显然我们这位开封女教师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些困难,她只看到了诱人的年薪。

在网上查看了各种消息,确认深圳龙华教师的工资待遇确实高之后,她就直接递交了辞职报告。

一经批准,完成交接后,她就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去往深圳龙华的旅程。

显然,她对自己的能力是很有自信的。

她觉得自己有专业资格还有工作经验,一定比那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强多了。

那些大学生就会些理论上的东西,真的教起小孩来,就只会照本宣科而已。

哪像她,有实战经验傍身,班级管理和行政事务那也是得心应手。

那些大学生都能拿下这个岗位,她凭什么不行?

才刚刚出发的她,甚至已经想好了之后吃香喝辣的日子。

于是,带着行李和只够维持几个星期生计的存款,这名信心满满的前公立小学教师就踏上了求职之路。

既然是应聘教师,那当然不能邋里邋遢地去。

因此一开始的日子她过得很是大手大脚,住酒店、吃好的,钱如流水般花出去了。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就将她打落。

从一开始的追求名校到降低要求公办就行,到最后变成了要她就行。

花了两个月时间,走遍了大半个龙华,在招老师的学校都去了,愣是没有一个学校愿意给她机会。

甚至,很多学校连面试的机会也不肯给她。

一边是求职无门,一边是日渐空瘪的钱包。

正常人在这个时候应该都会反省自己。

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并不足以让这里的学校青睐自己,是不是应该换个目标?

或者干脆离开这里,回到家乡。

但这女子不一样,她觉得自己就是千里马,只是还没找到伯乐而已。

于是她坚定地留在龙华,继续四处寻找学校,直到钱包完全空瘪,被迫露宿街头。

这也就导致了我们文章开头那一幕的发生,连着住天桥好几天的她,引起了大杨的关注。

而热心的大杨,愿意给她提供一些帮助。

四、什么都不想做

一个自信到有些自负的成年人忽然被现实打败会怎样?

也许有的会迅速反思自己,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重新规划人生,找到正确的目标并付出行动。

但有的人就会像这个女教师一样,彻底放弃自己,迷失在失败之中。

当大杨提出要帮她找工作时,她直言自己已经心灰意冷了,什么都不想做了。

她告诉大杨,她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没用过。

明明那么多学校在招老师,自己却一个也招不上。

曾经引以为豪的专业和经验,到了这里才发现什么都不是。

本科的学历,在这里遍地都是。

学校要的都是北大、清华那种一流名校的,自己这种普通本科人家根本不带看一眼的。

而有经验的老师,这里更是不缺。

大杨听完她的抱怨,安慰了她几句,并提出:“你要是还想要找老师的工作,我也许可以帮帮你。”

大杨平日里帮助别人是从不说大话的,他这么讲了,心里多半是有谱了。

毕竟大杨在当地有些人脉,一些好的学校或许搭不上关系,但普通学校给她联系一下,当个代课老师估计还是可以的。

大杨本以为这次女子会答应,却不想女子还是拒绝了。

女子告诉他,这么多天跑下来,她已经不想再当老师了。

大杨问她:“那你想做些什么?”

这日子是眼看着一天天冷下来了,继续在街头流浪肯定是不行的。

大杨看着女子的眼睛,想搞清楚她究竟在想些什么。

但女子的眼神十分迷茫,显然她自己完全没有考虑过以后。

她愣了一会,才对大杨说:“我就想着到处走走看看,现在啥也不想干了。”

听她这么说,大杨也没办法。

只得留下联系方式,告诉她有需要可以联络后,就离开了。

这名身着白裙的女子留在了原地,连同她的人生一起。

其实她的结局似乎是注定的。

她因为抵不住压力,离开开封的公立学校,想到深圳发展。

但是年薪不及深圳一半的地方,工作量都让她无法接受。

工资翻了倍的深圳学校,工作会轻松吗?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可想而知,即使她碰运气找到了学校愿意录用她,过了一段时间后她也会再度逃离。

因为她根本没有抗压能力。

她要找的不是一份高薪的工作,而是一场白日梦——只享受,不付出。

五、网友:不清楚自己能力的边界

大杨是个短视频博主,他将试图帮助这名女教师的全过程都录了像并发布在网络上。

很快,引起了一波广泛的讨论。

其中说什么的都有,归纳一下可以分成几种声音。

第一种,自然就是挖苦嘲讽了。

互联网时代最不缺键盘侠了,在虚拟世界里重拳出击。

他们怀抱着对女子的恶意,嘲笑她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

认为她流浪街头,完全就是自己作的,贪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种则是给出了建议。

他们建议女子不要就此消沉,可以曲线救国。

现在考公、考事业单位不容易,于是有人选择先从竞争比较小的三支一扶做起。

远离大城市,吃别人吃不起的苦,为之后的人生规划积攒力量。

他们鼓励女子也从旁做起,或许是课程咨询师、助教,或许是教务老师……

总之只要还在教育行业里,积攒自己的能量,焉知不会后来者追上呢?

不过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网友给出的也只是建议,这名女子最终会走哪条路,还是看她自己。

当然啦,也有人质疑大杨这则视频是造假,这女子根本就是花钱请来的演员。

我们也无法考究,只当一则故事听一听。

只能说,如果是真的,希望这名女子能重新拾起生活的希望。

看清自己的能力,早日找到合适自己的路。

近几年新冠病毒横行,中国疫情虽然控制得比较好,但也时有城市感染人数激增。

与前几年相比,国家经济形势是肯定没那么好的。

相伴而来的就是工作难找,或者找到的工作没那么合心意。

但我们这里也要给刚刚踏上社会的大学生们一些建议:先就业再择业。

应届生身份固然重要,但踏入社会是必需的过程。

我们时常能看到新闻,说大学生们扎堆考研、考公、考编,一连考几年都没上岸。

这些名额是有限的,但每年新的毕业生却是一茬接一茬的。

统共招几十万人,光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就有几百万。

有人考上也总有人会落榜,这条独木桥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通过。

所以如果尝试过了,考不上,差距比较大,选择别的出路又有何妨?

只要是自己养活自己,不干违法乱纪的事儿,做什么行当都不寒碜。

相对地,拿着考试当借口,每一天都自我感动,结果在啃老。

无论考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那都不光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