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 > 高考

郑州男孩高考612分, 拒绝报志愿进驻复读班, 河南复读生何其多?

都说河南高考复读生多,形成了一个复读大军,有媒体说每年河南复读生占高考生总数的40%之多,官方说,没有那么多,不到20%。但有媒体说,河南今年复读生高达520000!

无论真的假的,河南复读生多是真的!因为河南高考生多,每年报名人数超百万,又有众所周知的原因,河南高考复读生多是正常的,不多反倒不正常。

因此,河南考生最难,录取分数最高,成为全国最有名的“高考录取高地”,河南人呼吁高考实行全国一张卷,一个分数线嗓门最大。

昨天,我得知郑州一个男孩,今年理科成绩612分。应该说分数不低了,河南考生能够考到600分以上,那就是妥妥的学霸,是具有天赋异禀的,这个分数上不了985,上个211大学应该没问题。

可是,这个男孩以及全家人的期望值都太高,原因是男孩太优秀了,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前三名,高考三次模拟考试,男孩都是700多分,学校、老师和家人早就定位清华北大了,男孩早就说过,考不上985大学就复读。

可能是期望值越高,失望就越大,也可能是提劲儿太大,男孩压力太大,反正今年高考试题都说比较容易,男孩却发挥失常,只考了612分。

男孩的妈妈说这是命,命里合该今年高考失利。

妈妈说,高考那天出现了一个状况,现在想来就很不吉利。

那天接送孩子去高考,发现考点大门口一侧有个广告条幅,上面赫然写道:欢迎同学们到我校复读,复读一年助你考上清北!

还没有考试就让人去复读,多不吉利呀,几个考生家长合力把这个条幅扯掉了。

果不其然,高考分数公布,孩子只考了612分,当即就哭了,加上老师、同学等都说他考砸了,孩子一气之下决定复读,连高考志愿也不填报了,早早就坐到了复读班里。

男孩发誓,一定要考上985大学,211大学不将就。

而且,男孩家长说,复读班里已经坐满了学生,且都是高分生。

那么,这就带出来一个老话题:河南省的高考复读生何其多?

据媒体报道,今年河南省高考报名人数130万,比去年增加5.7万;理科700分以上74人、600分以上2.1万。文科本科考生减少,专科增加2.4万!

本科线上人数比2022年净增加6355人。意味着2023年河南一本批次竞争将比去年更激烈。专科段考生增加2.2万多人,专科门槛降低,2023年河南又新增12所专科高校,专科竞争程度会低于去年。

预估河南省今年清华北大录取线695分左右,华科、武大、西安交大、哈工大本部投档线预计要650分左右。

录取分数线普遍比2022年要高。

因此,我认为,河南省高考复读生多,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河南省 太薄弱了,上亿人口的大省,只有一所211,只有一所双一流,为了提升一本进线率,河南省几乎把所有公办二本院校都提升为省属一本大学了。河南省一本学校掺水太多。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上好大学是高考生的迫切要求,当上好大学艰难时,就会出现复读生多的现象。

第二,河南人口多成为优势,河南高考生多却成为劣势。河南的高考生还非常勤奋,优秀生多,可是河南高考录取分数线很高,400多分在有的省份能够被211甚至985大学录取,在河南省只能走个专科学校。

往往优秀的学生期望值就高,他们不甘于平庸,不甘心凑合,所以复读大军越来越大。

第四,河南复读生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本科线以上复读的多,本科线下反而复读的很少。明摆着呢,高分复读希望最大。本科以上的同学,基础都比较好,经过复读进一步夯实基础,进步幅度往往很大,复读一年提升50分至100分还是比较多的。

第五,因为填报志愿失误,或者被调剂专业复读的多。因为河南省优质 资源少,考生报志愿特别难,稍有不慎,就造成失误,或者高分低录,或者专业被调剂。我见过很多考生哭着鼻子去大学报到,实在忍受不了,又卷着被子回家复读。

第六,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比较突出,更助长了考生非心仪的大学不上和非心仪的专业不上的决心,与其上个不容易就业的大学或专业,不如复读一年考个好大学,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第七,我曾经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他们普遍反应,他们 班上复读生占百分之三四十,学生们都说,如果想考211和985,大多数要复读,除非是天才的学生。

对复读生现象该如何解决呢?

一是对复读生要区别对待,对于正常的复读,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地方法规政策,综合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各方承载力和认可度,充分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益。

二是通过不断加强教育辅导、加大信息公开、提供咨询保障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学生误填误报,提高学生高考志愿选择能力和入学报到率。

三是不能仅仅对复读生下手处罚,要分析研究复读生现象深层次的原因,着手从高校录取上改革。比如高校录取时可以让考生有多项选择,或者多个学校同时录取让考生自己选择。对录取不报到的情况,高校可以选择补录来完成招生计划等。

我觉得,高校录取改革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